“普通玉米按斤卖,我们的玉米按‘根’卖。”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利街新华村的天时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谈起玉米,合作社负责人于喜胜很是自豪。于喜胜所说的玉米,不同于普通的大田玉米,而是专为食用种植的“鲜食玉米”,当地许多农民称之为“黏玉米”。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玉米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正值秋收季,普通大田玉米正在收割之时,于喜胜合作社种植的鲜食玉米却早已在9月末就收割完毕。“现在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很多南方的企业8月份就要给我打钱订货,就怕‘捞不到’。”于喜胜说。
谈及种植鲜食玉米的初衷,于喜胜说,如今农民种地不能只看什么产量高就种什么,更要看市场,看人们需求什么。“市场上对鲜食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种植面积从最开始的几百亩,到现在的2000多亩,还带动周边合作社和农户种植3000多亩。”
瞄准“需求侧”,产粮大省黑龙江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笔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该省鲜食玉米播种面积由2016年的46.4万亩,扩增到去年的175万亩,面积增长近4倍,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经济作物。
深入发展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改变着黑土地上种植者的经营习惯,许多种植者不仅仅满足于“卖原粮”,更要搞加工、做品牌,通过延伸“产业链”来提升“价值链”。“鲜食玉米不同于普通玉米的一大特点就是对‘鲜’的要求,为此我们‘下血本’建了2200平方米的冷库,还不断更新加工设备。”于喜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