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目前为全球第一大消费肉类,是我国第二大消费肉类。然而,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其种源被外资企业牢牢把控。5月13日,圣农发展对外声明,圣农已经自主掌握白羽肉鸡育种技术,这意味着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也击碎了外资企业在这个行业长达百年的技术垄断。圣农发展育种项目,填补了中国这方面的一个空白,而且开发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品种。
养殖规模扩大、养殖标准提高的背后,是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近40年发展的白羽肉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结构、转方式、保安全、促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成就:中国白羽肉鸡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产业,我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白羽肉鸡生产国。
值得庆幸的是,面对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白羽肉鸡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特别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圣农发展,考虑到白羽肉鸡在农业尤其是畜牧业的独特地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兴旺中的战略作用,提前布局白羽肉鸡自主育种。5月10日,圣农发展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持白羽肉鸡育种工作。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白羽肉鸡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白羽肉鸡是经过高度培育的现代化肉鸡品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胆固醇“一高三低”的营养优势,是普通百姓消费得起的营养、健康、安全的动物蛋白。同时,白羽肉鸡因饲料转化率相当高而节约粮食,经过42天即可生长到2.5千克以上,具有很好的经济性,而因为转化率高,白羽肉鸡碳排放量相当少,生产一千克鸡肉碳排放量是猪肉的四分之一,牛肉的十四分之一,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白羽肉鸡有着料肉比最低、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显著优势,且适合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白羽肉鸡料肉比低于1.6:1,而生猪料肉比为3.0:1。换言之,同样生产1千克肉,肉鸡比生猪可节省43%的粮食。以2016年为例,我国猪肉产量为5299万吨,如果将其中的20%转变为鸡肉生产,可节省粮食约1500万吨。如果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折算成耕地,按我国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计算,可节约耕地约3000万亩,可以大幅减少我国玉米的进口,同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节约耕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畜禽养殖中,白羽肉鸡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据国外碳足迹专家研究,在集约化动物饲养体系中,按照生产每千克肉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计算,生产1千克牛肉产生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为14.8千克,生产1千克猪肉为3.8千克,生产1千克鸡肉只有1.1千克。同样,如果将我国猪肉产量的20%转变为鸡肉替代,那么每年可减少近3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此外,白羽肉鸡是最节水的畜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畜禽饮用水指标进行核算,家禽用水量仅占主要养殖畜禽总用水量的14%左右,其中肉鸡用水量更低,远少于其他畜禽用水量。同时,肉鸡产业还能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必要条件,进而形成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且由于肉鸡养殖消耗水量极少,鸡粪作为最佳的有机肥极易处理和利用,是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的典范。
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白羽肉鸡进行养殖,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世界鸡肉的需求量已经超过猪肉,我国猪肉消费84%下降到现在的60%,相比之下鸡肉占比上升至20%。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人均白羽肉鸡消费量在30~50千克,如美国目前人均鸡肉消费量44.3千克,远远超出了猪肉和牛肉。在这种大环境下,白羽肉鸡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肉类食品,其产品质量完全满足了严苛的国际食品准入标准,每年出口50多万吨鸡肉到日本、欧盟、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有机构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将增长10千克左右,到时我国鸡肉消费总量将会达到2700万吨,以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来看很有可能跃居鸡肉消费第一大国。在巨大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成为养鸡第一大国只是时间问题。但尴尬的是,我国白羽肉鸡养殖量虽然大,白羽肉鸡的种源却完全依靠进口——定价权掌握在国外,成为全行业的心病。
肉鸡育种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动物育种技术发展的一部编年史。21世纪初,由于新型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肉鸡生产性能和育种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快大型白羽肉鸡42日龄体重从1957年的539克增加到目前的2500克以上,饲料转化效率从1957年的2.34∶1下降到目前的1.6∶1。
我国肉鸡生产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国家菜篮子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个养鸡大国,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我国消费市场的白羽肉鸡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能丰富和优化我国肉鸡品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通过自主创新,还可以确保白羽肉鸡良种繁育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鸡肉产品的安全,既有利于产业安全、疾病净化,也有利于平抑我国种鸡的进口价格,并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引种外汇。
日前,第二祖代种鸡现场观摩研讨会召开,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文杰出席并发言。现阶段,我国粮食产量年年增收,农民收入增加,但是主要农产品进口数量并未减少,国产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其中包括肉、蛋产品。无论从产业稳定发展,还是国家长远战略考量,都迫切需要重新启动、加速推进白羽肉鸡育种工作。
2009年,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的成立,为我国自主开展白羽肉鸡育种提供了契机,业界专家开始对我国白羽肉鸡育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深入研究,最终决定启动我国白羽肉鸡育种工作,将解决这一困扰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上工作日程。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已出现了白羽肉鸡育种繁殖和产业创新的排头兵,以圣农发展为例,从最初的个体养鸡户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再到如今跃升为一个世界级“肉鸡王国”,圣农发展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肉鸡产业集团,在亚洲白羽肉鸡企业中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一。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员说,圣农育种场的设施、规模、管理水平之高超出想象,对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义无反顾地开展育种工作的魄力表示敬佩。他表示,白羽肉鸡育种是我国鸡育种的重点。不论是从现实需要还是畜牧工作者的情怀,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希望有所突破。农业农村部种业司就旗帜鲜明地支持白羽肉鸡育种。他表示,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的24个专家、19位实验站站长,愿意为包括圣农在内的肉鸡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建议,国家要加快制定肉鸡产业规划。种源涉及国家食品安全供应战略,涉及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从国计民生的高度给予白羽肉鸡产业发展以应有的重视,列入国家战略,将大力发展白羽肉鸡作为促进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水平的重大举措,作为产业兴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产业来抓。并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支持像圣农发展这样有民族责任感和担当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尽快做好全国肉鸡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白羽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专家还建议,我国白羽肉鸡育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但考虑到我国白羽肉鸡产业种业基础薄弱,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国内白羽肉鸡育种除了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育种方向外,还应仔细梳理已有的工作基础,结合国情研究和评价常规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重要性状测定技术、整合功能基因组学信息的系统育种技术,这样才能迅速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价值的白羽肉鸡品种。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员充满信心的表示:“为了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为了白羽肉鸡产业的二次腾飞,我们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我国选育的白羽肉鸡新品种,可望通过国家审定,端上消费者的餐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