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从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255.7万吨、93亿美元的乳制品,比2016年分别增长13.3%和36.1%,是当年中国进口额增长快的食品。2008至2017年的十年间,中国乳制品进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5%。11月30日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由新华社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大开放时代的中国乳业机遇与挑战”课题会议上表示,未来中国乳业的自给率可以稳定在50%,另外50%要依赖进口。
对中国乳业而言,新的竞合时代已经来临,前不久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翻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以进博会为标志,中国乳业又将如何应对新的大开放时代、大进口时代?
不过,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会长刘兆彬对2019年甚至未来五年中国乳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他认为,中国乳业正处在生产、加工、销售全方位的转型升级阶段,同时由于中国市场巨大,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加上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等原因,中国乳业的发展总体向好。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乳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从这次进博会看到,全世界乳制品行业也进入中国时刻,中国给世界带来机遇,此前中国乳业属于逆向选择,未来我们要争取正向拉动。
光明乳业公共事务部高级总监牛蕾详细介绍了光明乳业作为东道主在进博会期间所做的工作。同时,牛蕾也认为,越来越多的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国内企业来说,既面临挑战也有机遇。但是另一方面,压力和竞争会促使本土品牌进一步创新、提升产品质量。
据了解,本次进博会中,光明乳业旗下领鲜物流担负起进博会期间的餐饮物流工作,同时光明乳业7款产品亮相进博会,并成立志愿者团队服务本次进博会。“中国是乳业净进口国,进口乳制品满足了国内的乳业缺口,在消费端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中国乳业还是需要国外进口进行补充。”蒙牛集团事务副总裁黄忻认为,在大形势下,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中国乳业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中国乳企更要加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关注并保护好奶农的利益。
就在11月29日,蒙牛印尼YoyiC工厂正式开业,这也是蒙牛继新西兰雅士利工厂后建成的第二家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将实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作为中国早“走出去”的乳品企业,蒙牛一直将东南亚作为其重要的海外市场,目前已在该区域近10个国家及地区实现产品销售。就在同一天,伊利集团发布公告称收购泰国本土冰淇淋企业Chomthana,并于当天在泰国曼谷隆重举行了签约仪式。这是继Joyday系列产品在印尼上市之后,伊利乘“一带一路”东风与东南亚市场的再次携手。
面对大开放时代,中国乳业应该走向何处?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开放时代中国乳业也要加快“走出去”。中国乳业的发展要把高质量、高品牌作为主攻方向;要把高效率作为落脚点;把高人才高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同时将混合治理模式应用到乳业治理中。
大开放时代也要中国乳业在出口方面做一些事情。在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看来,当前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依赖进口的问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作为国内企业一方面可以在国外寻找资源解决奶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内企业要做好自身品牌的塑造。在宋亮看来,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选择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培育更多国际化乳企,另一方面,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可以反哺国内的发展。但是,中国乳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处长韩奕表示,未来的一段时间,各行业进口将呈现持续增速态势,中国乳业走出去确实面临一定的困难,希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不要搞恶性竞争,应该尊重当地法律法规,以免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超则建议,中国乳业走出去首先要加强投资引导,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加快全球布局;第二,对乳企走出去的风险性经营,国家要加大干预力度,对其决策要给予指导,对不适宜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限制;第三,中国乳业应该加强对国际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国外人才流入。
把民族乳业做强做优、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嘱托。从长远来看,全球乳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趋势将更加明显。一方面是更加开放的本土市场,一方面是稳中有变的外部环境,中国乳业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