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从需求构建、生产过程控制、物流管理一体化的产销链条和溯源体系,实现从啤酒‘制造’向‘智能酿造’升级, 全过程追溯和品质保障,推动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全力打造‘智慧燕京’,这不仅仅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燕京啤酒董事长赵晓东如此表示。
走进北京顺义的燕京啤酒厂,车间内几乎见不到工人。在发酵车间,白色的大发酵罐内正在进行着啤酒制作中至关重要的发酵生产,一股浓浓的酒糟香扑鼻而来。车间旁边的发酵微机室里,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着电脑屏幕,不时用鼠标对生产数据进行监控和调整。温度、压力、糖度……每个发酵罐里的生产情况都实时准确地反映在电脑上。在燕京啤酒的生产线上,一瓶啤酒从原料变成成品,都要经过6道大工序、上百种小项目的检测,从选料到出酒,从麦芽的浸出率、色度、蛋白溶解程度到每批取样的微生物检验,任何一道工序都必须检验合格。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向中高端的中国“质造”和“智造”迈进。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啤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燕京啤酒正在构建酿造啤酒的流程化智能制造体系,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通从需求构建、生产控制到物流管理一体化的产销链条。这不仅为燕京啤酒实现了管理流程的智能化,更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这种从啤酒制造向智能酿造的“进化”不但实现了生产车间的智能提升,还通过对资源的全过程精细化跟踪核算,实现了自动化成本核算和车间绩效考核。
更为重要的是,燕京啤酒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一瓶一码一人”,每一瓶燕京啤酒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二维码,实现了全过程追溯,为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品质保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洞察消费动向,采用柔性制造、工业自动化生产手段和物联网、数字化技术,以从啤酒‘制造’向‘智能酿造’升级和向C2F供应链营销模式转型,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赵晓东指出。
国产啤酒面临的两大考验,一是产品品质的改造升级,二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两方面,燕京啤酒恰恰领先了一个身位。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公司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均超过30%。2016年,燕京啤酒实现易拉罐销量61.3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14.58%;鲜啤销量137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3.79%。“燕京啤酒集团早在几年前就预见到啤酒消费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主动调整与迎合市场变化,扩建中高档产品生产线,加大听装与鲜啤在全国推广力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赵晓东认为。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指出,在消费变革的时代,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细分化、个性化,对高品质的追求前所未有的趋向一致,面对消费群体多元化需求的分散与聚合,消费空间正在带来新的分层结构。燕京啤酒在产能不断扩充的同时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和高收入水平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在近几年啤酒市场的调整中,包括燕京、青岛在内的国内啤酒巨头纷纷推出了白啤。“啤酒企业争相推出白啤,既是为满足消费者的品质需要,也是布局高端市场的一着棋。”何勇如此认为。
燕京原浆白啤酒,传承德国“纯净酿造法”工艺,按照55:45比例精选进口澳大利亚大麦芽和小麦芽,经德国上面酵母发酵酿制而成,与普通啤酒不同,富有浓郁的果香及类似丁香花的特征香气。燕京白啤及其他个性化啤酒的推出,正是燕京啤酒迎合消费者思维的一个缩影,更加关注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让品牌年轻化去适应年轻消费者群体,另一方面则致力于推动个性化、高端化啤酒的发展,适应啤酒品质和品味消费升级的趋势。“坚守产品质量,坚持科技创新,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这正是燕京啤酒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秘密所在。我们将以科技为本、借助创新砥砺前行,以推动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为契机,全力打造‘智慧燕京’。”赵晓东最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