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10月25日,国家食药总局已经公布了17批婴儿奶粉配方注册通过名单,合计49家企业,73个工厂,153个系列,448个产品配方。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奶粉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截至10月20日,国家食药总局正式受理婴幼儿配方注册申报1100多件,其中发出修改补正意见700件。那么,按照目前的审批进度,预计2017年年底前将有约900个配方获得批准。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两个月食药总局还有450多个配方需要审批,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
这也意味这乳企品牌必须面对一个现实:目前市场上正在销售的2000多个配方,至少还有一大半尚未提交配方注册申请,而这一大半里有超过70%是进口奶粉品牌。
进口乳粉企业看似淡定下的隐忧
至于这些进口奶粉企业为何不提交配方注册申请材料,是选择退出中国市场?还是正在积极准备?亦或是能拖则拖?甚至还抱着一丝幻想,期待中国政府对这些进口品牌网开一面?笔者不得而知。
不过,想提醒下这些进口品牌的生产企业和贸易商:不要逃避现实,更不要以各种说辞试图蒙混忽悠那些因为信任而为你“出生入死”的经销商和零售店们,更不要辜负消费者对你们的拳拳信任。
婴幼儿配方注册制进行到今天,显然已经进入深水区。通过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那些已经通过配方注册的企业,已经陆续推出新品上市,如君乐宝、贝因美、圣元等;有些正在积极准备包材、原材料等辅助材料即将上市,如伊利、飞鹤、纽贝滋等;还有那些已经提交过补充材料就等下证的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待配方注册一公布就大干一场,如和氏、三元、美羚等。
而笔者想问的是,那些尚未提交相关手续的乳企,尤其是进口乳粉企业,你们为何如此淡定?是有“多少不为外人道也”的原因吗?如果是,也请你们联系母婴前沿网,我们为大家开辟一个绿色沟通通道,把你们的准备情况以及下一步的规划,向公众做出客观公众真实全面的说明,也为那些在煎熬中的渠道经销商带来哪怕一丝的希望。
对此,金莱优(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国强表示:对于有一定品牌力和销量基础的进口奶粉大多数还是有希望获得奶粉配方制的,毕竟品牌沉淀和消费者认知度在那里,借助配方注册的东风,会有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如果是一个新的乳粉进口品牌,因为工厂生产计划因素、产品配方及操作同中国实际的匹配因素等,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会有较大的挑战。
任何一个进口乳粉品牌都不要试图透支信任
“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活得潇洒,就是要学会预支一切。预支金钱,预支人们对你的信任。然后,网住这一切。”而目前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人,预支了一切以后却没能网住这一切。真正应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凄美的境地。做局的人说,全局一盘棋,谁胜谁负,设局之初,已有定数。
当然,也有行业人士反馈,婴幼儿配方粉下的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都一样的混乱,而也有人不这么认为,国产奶粉的利好大于进口奶粉。从现在通过配方注册的企业看来,旗下自有品牌都选择保留,而那些贴牌合作以及定制品牌,则基本选择放弃,目前生死未卜。御宝品牌之争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而进口奶粉品牌呢?除了几个全球性知名品牌,能真正做到全球同步销售的又有几家?当然,也有近年中国乳企走出去新建工厂生产的品牌,那也只是在国外挂个名,提点知名度罢了。除此之外,那些进口“国代”品牌,在配方注册制下,又是怎样的无措,只能选择“尽快销库存”的留一手做法来应变“国代”光环。
从官方和智库的数据呈现来看,进口奶粉“国代”形式的婴幼儿配方粉不在少数,产品注册商标在国外,罐装和生产也在国外,但只在中国大陆销售,而且销量并不大。坦诚的讲,这些企业早已失去了早几年的进口品牌的红利,基本不太可能像前几年一样幻想着高毛利、大销量的市场前景。因为中国奶粉市场渠道越来越专业,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销量背后的思维已经不是“进口”二字就能解释一切。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笔者说,做进口粉有两大痛苦,一是明明看不到希望还要坚持,二是一直在努力仍然等不到希望。
在风景独秀的时候,进口粉的国代们也曾踌躇满志,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虽然没有明面打压进口奶粉,但是这种沉默式的“默认”最可怕。那些进口粉的国代们,更像一只带着伤口飞的鸟,听不得任何的风吹草动。在前是生产厂家和进口定量的要求,需要大量现金的投入;在后是渠道动销和产品保期的限制,需要国内更多市场渠道的支持和保证,这就造成了国代成为“两头受气的鸟”,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疮痛,鸣悲者,惊心。
相信对于那些在全球销售的进口奶粉品牌,在国内通过注册制的可能性最大;那些持自有品牌开发商的“国代”配方奶粉可能真的看不到希望,一是得不到生产国承认,二是得不到生产国在中国注册的承诺,实在是如坐针毡。
既便借用媒体造势,但在终端销售上总会露出一些马脚,引起渠道经销商的恐慌,比如这一送二、一送三的力度,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脱逃。
在此,也想敬告那些国代们:保持良好商业环境,首先是放弃无谓挣扎,坦诚面对渠道经销商和消费者,还善与民。这对中国乳业的发展,对合作伙伴和消费者显得尤为重要。
国人,该打破进口奶粉的“概念桎梏”了
国人消费者曾经深受乳业“祸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对进口奶粉的希翼比国产奶粉还要深。
对此,在国人育儿和营养研究有专深造诣的柳志林专家表示:从本人最早接触奶粉这行到现在大概十多年的时间,发现喝进口奶粉的孩子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习惯性便秘,二是偏食,三是发育过早。这应该与进口粉的蛋白含量偏高有关。这类孩子偏食,主要偏向于油炸和肉类食品。而这一类食品的香味儿与奶粉中酪蛋白的香味儿是相同的,而且这些孩子当中很多缺钙。其实我们知道人体摄入过多蛋白质后,其实钙是会流失的。这个主要原因在于东西方人的肠道结构不同。西方人中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2.8倍。而中国人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六倍。同时东西方人分解蛋白质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也不同,西方人是我们国人的十倍。这使得我们摄入过多高蛋白是承受不了的。但是进口粉却利用蛋白含量高这一种概念,把消费者引到了一个误区。
不可否认进口奶粉的概念制造真值得我们国产奶粉学习。中国消费者到现在都认为:蛋白质含量高就是好。其实蛋白质对于配方粉来说就是普通的一个元素。另外,对于进口奶粉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牧草种植及奶牛养殖等方面,国人根本无法获得全面信息考量,就被概念先行植入了,你说这个可怕不可怕?国产奶粉真要学的点。
欧美这些国家非常重视环境资源,他们不会这么大规模的养殖奶牛。许多出国考察过的母婴人都表示过:国外的奶牛饲养基地规模很小,那么就意味着他们生产的奶粉不可能是鲜奶,只能是大包粉。这就是为什么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奶粉原料供应商的原因。记得有一年中国作家协会张承志去墨西哥考察,回来后感慨:美国人把养殖业放在墨西哥(邻国),把墨西哥的环境弄得一团糟,苍蝇蚊资满天飞。牧场根本不像他们所说规范和严格管理,这种环境不发生疯牛病才怪。总体来讲,进口奶粉占领市场,靠的不是品质,而是市场操作手段。现在在国家政策的给力调控下,我们国产奶粉要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走出“作茧自缚”现状。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相关研究报告:
奶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奶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奶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