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高端白酒企业相继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报告,白酒上市公司业绩飘红,白酒行业整体唱好,而白酒行业回暖迹象出现的背后,另一个小众酒类果酒也在悄然复苏。
对于果酒的发展,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赵红光说,中国传统有饮用果酒的习惯,但果酒的生产种植等没有跟上其他酒类的发展步伐,导致当前果酒完全属于小众品类。不过,随着营养健康需求的增大,果酒目前又重新受到重视,相对于白酒,当前果酒的复苏更为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10年前我国白酒啤酒消费量占据主导地位,葡萄酒的消费很小,而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葡萄酒,葡萄酒成为了白酒、啤酒之后的第三大酒种,新疆、宁夏等多家葡萄酒企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果酒体量仍被远远甩在了身后。不过,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理念增强,葡萄酒低浓度等众多优点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预计未来几年后,果酒的体量将有大的增长。
确实,果酒复苏的背后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在第四届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峰会上介绍说,据预测,在未来30年当中,中国人口峰值有可能接近16亿,中国的中产阶级将翻两番,由3亿人增长到12亿人,而这新增9亿多的中产阶级未来将主要喝红酒、果酒、低度的餐前酒,这无疑为果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果酒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指出,食药同源也是果酒发展的一大机遇。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梅在权在第四届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峰会上介绍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农产品加工发展的意见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食药同源产业,这也是果酒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不过,当前的果酒仍为小众品类,因体量太小,目前没有被当作一个酒种进行统计,其中葡萄酒虽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约占全球消费的7%,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仅为1.17升,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仅为美国的28%,不到日本的二分之一。
那么,该怎么能够使果酒从小众到大众呢?赵红光表示,品牌营销可能是果酒产业发展的短板,果酒行业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培育,消费者对果酒的认知度还比较低,需要打造一批中国果酒品牌,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认识果酒、喜欢果酒、消费果酒。
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首席专家李华也表示,中国果酒产业应该是“龙头+龙身”的模式,中国的果酒产业从政府层面应该更加注重小微企业,在抓龙头的同时也要抓小微企业,因为只有众多的小微企业才能支撑起广大农村这片天地,才能更接地气。
此外,果酒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是标准的完善。赵红光说,完善果酒的相关标准需要实现从原材料种植的标准化到果酒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质量一致性,到制作过程、加工工艺的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营销的标准化等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当前,国家已经开始关注果酒的标准化问题,果酒产业正在从小众慢慢向大众发展。
相关研究报告:
果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果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果酒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