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了解,近来以“喜茶”、“鲍师傅”为代表的一些网红食品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排队排到天荒地老,动不动就让你等3、4个小时,而朋友圈里也不时会有人晒出排队买到这些产品的喜悦和兴奋。近日,有媒体报道,有黄牛爆料喜茶、鲍师傅等网红食品店靠找托充场、假排队的方式营造火爆场面吸引顾客,对此“喜茶”和“鲍师傅”方面均予以否认。这些网红食品店火热的背后究竟是不是炒作营销?
喜茶的饮料、鲍师傅的糕点几乎在一夜间成为了网红食品级消费品,在上海网友戏称“有左手鲍师傅右手喜茶,才能称霸上海滩。”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而线下排队、黄牛党代购等现象也随之而来,例如喜茶的一杯茶饮,甚至从二十元炒到了上百元。
而对于喜茶为何能够如此受欢迎,消费者怀疑是否有商家的炒作成分。“我想可能是商家炒作一种手段,一开始就这么火,知名度从何而来?可能一开始搞个十天半个月炒作,之后慢慢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大家都有从众心理。至于是不是商家雇的我们也看不出来。”
而根据媒体此前报道,有黄牛爆料,鲍师傅门店开业初期曾聘请了不同团队的充场人员假排队至少一个月。“我们基本一直做这个。青团、喜茶、鲍师傅、上海的三大食品网红食品店我们都经历过,鲍师傅年轻人都是我们找的,他们让我们专门找团队。刚开始知道鲍师傅的并不多,之前有300号人左右起码有个60、70号人(是我们的)。”
另一个“网红食品店”喜茶也是如此。知情者爆料,喜茶的投资很大,此前深圳的喜茶也是靠这个模式做起来的。“喜茶当初投资很大,第一天我给他上了150人,深圳也是这个模式,不怕烧钱,后期肯定会赚到钱,那个店长就是这样跟我们讲的。他当时包了我十天,做到第七天时就不做了,我们早上去的好早都排到后面了。”
黄牛称,一般情况下,假排队10天,人气就会被带动起来。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的排队现象也催生了大量转手卖网红食品产品的黄牛,他们不仅高价转卖,还缺斤短两。“四斤是110元,我至少两斤卖120元。短斤少两,小票我们回收遍地都是。”
《中国食品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指出,食品行业的“排队托”并不少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兴起旅游热开始到现在,“排队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行业,许多景点都能看到排队托的身影,在很多旅游区的特产店,排队托因为身兼数职,工资也较为可观。而饥渴营销更是一种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利用消费者的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
相关研究报告:
食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