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新零售方法是乘着互联网的“风”在发展,但新零售并不一定完全依托于互联网的发展。比如名创优品的做法是去掉所有中间环节,做有优质制造能力的集采模式,也是新零售的代表举措。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零售带给家居企业的影响,属于新零售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传统线下门店店面成本、仓储成本、物流成本等决定了实体店的投资回收期很长,许多有想法的创业者都被前期的高昂投资成本“劝退”。新零售的出现,让家居企业以很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创业变为可能。以内容电商为例,许多家居企业开始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小红书、抖音等多渠道的内容运营,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进行消费者教育。内容运营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粉丝量之后,企业开始植入产品进行变现,相当于取得了启动资金。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家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有些企业主要自研产品,进驻淘宝、天猫、再延伸至线下实体店,发展成为了家居品牌。有些企业则发挥自己的粉丝优势,吸引更多的品牌进驻,发展成为了电商平台。对于老牌家居企业来说,新零售给他们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实体店限制于消费场景,客流量和销售额很容易遇到增长瓶颈,这种瓶颈只有开新店才能得到解决,线上流量的增长就容易很多,老牌家居欧派、林氏木业家具、全友家私等都在全网平台上开设了自己的店铺,虽然与线下渠道相比业务占比很小,但也是其新的增长点。在这过程中消费者、平台、品牌都是受益者。
互联网模式下许多业务都容易出现垄断巨头,其他企业无法撼动其地位,比如BAT、亚马逊、Facebook。这些巨头的触角会不断延伸至其他业务,中国的独角兽,绝大部分都与BAT有关,也就是说,不仅巨头所在的行业你没有机会,他触碰到的行业你都没有机会,这种互联网造成的侵略性垄断,能够被打破的概率非常低。
根据亿欧家居此前公布的2019年终家居行业投资盘点,阿里巴巴上半年的投资行动最为活跃。分别投资了家装卖场和智能家居这两个领域。智能家居方面,除了投资智能门锁公司优点科技之外,阿里巴巴还与康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入股康佳集团旗下易平方和KKTV。家居卖场方面,阿里入股了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两大卖场。资本的加持是创投圈不能忽视的力量,而那些没有被巨头“相中”的企业,可能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前文中提到,新零售带给创业公司很大的发展机会,主要是源于线上的低成本优势,但目前,这一优势正在削弱,线上成本不一定低于线下,主要是因为流量红利的消失。线下虽然门店成本高,但门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的广告,只要门店在那里,品牌触达的人群就会不断扩大,这些人群就是品牌的潜在客户。
线上广告投放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如果没有广告投放,消费者很难在信息爆炸的网络平台上注意到某个品牌。并且这种投放需要不断的进行,才能保证品牌的流量。近几年广告投放费用的飙升,互联网的高获客成本俨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流量红利消失带来两个影响,一方面过去借此野蛮发展的企业,享受不到红利,产品本身又没有竞争力,开始走下坡路。这倒逼企业做出变革,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文化,对于行业而言是件好事。另一方面线上企业开始寻求线下的发展,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顾客的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
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这是许多线下门店常用的方法,优点是从线下给线上导流,改变了以往线下消费者的消费数据无法留存的问题,有助于企业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并通过互联网营销,刺激消费者二次消费。实际运作过程中,似乎结果并不理想。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能够感觉到线上和线下的巨大割裂感。主要是企业不合理的运营所导致出的两个极端。
一种情况是运营力度不够,许多公众号的推送一周甚至一个月才更新一次,消费者被动成为僵尸粉,且推送内容多是硬广告,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另一种情况是运营太过,公众号每天推送各种各样的广告,无内容无美感,这样的公众号多半会被消费者取关或屏蔽。如何把握好线上和线下的关系,留存消费者行为数据,精准推送,又不引起反感,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瑞幸的做法,合适的时间和内容很重要。
对商家来说,消费者不能很好的活跃在线上,那么公众号注册会员这种方式就是去了意义。电商平台线上预付定金。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前文中提到,众多新老品牌纷纷进驻线上渠道,也打出了多种优惠组合拳。优梵艺术的淘宝旗舰店中,推出了1元抵线下门店100元优惠,以及10元、99元、199元的设计软装服务,如拍下设计金后成功购买家具,设计金可确认收货后申请退回,否则作为服务费全额收取。欧派家居淘宝旗舰店推出了100元橱柜定制、榻榻米定制、全屋定制等。这的确是线上向线下导流很好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消费者付出的是设计服务费,商家如果以卖出自己的产品为目的进行推销,而不注重服务,就会让顾客的体验大打折扣。
互联网新零售所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是全行业都应该注意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味地追求互联网手段的创新可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这场新零售的变革中,重要的是抢占用户心智、缩短产销路径、提高产品品质、创造品牌价值,而不是模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