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家具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工艺的改进、机器设备以及工业软件的提升等,是家具业转型升级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仅有这些外力帮助还不够,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往往决定了先进工具的最终效果。实际上在家具业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被掩盖了。当大部分家具企业忙于渠道拓展、产品开发,内部的短板往往不太容易被注意到,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低效甚至无效工作,无形当中让企业损失了许多利润和竞争力。
当前的家具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关键节点,外有来自地产、家装等上游产业的抢食,内部则是行业集中、竞争加剧的淘汰赛。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既然外部环境无法改变,或许内部可以成为突破的方向。“精益生产”正是被许多行业包括一些优秀家居企业所成功验证,帮助企业提升内部生产效率的绝佳方法。
从粗放式发展逐渐转型为精细化运营,从内部开始提升效率和生产力。它不一定“立竿见影”,但一旦得以贯彻实行,将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红利”。
精益生产将为企业带来哪些改变?
在家具业,绝大部分企业在成本降低上仍有着巨大空间,这将成为拉开企业之间差距的一道隐秘却坚固的墙。从许多方面来说,精益生产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提高生产周期的角度来看,假如某家具企业的年产值为1亿元,生产一套成品家具的周期需要30天,以每年300个工作日计算,则企业从生产资料到产成品每年仅有10次周转。
而通过实施精益生产,企业的生产周期缩减到了20天,在上述相同的情况下周转率达到了15次/年。
按企业的净利润率5%来计算,提高周转率后企业用同样的时间实现了1.5倍的产值,净利润也从原来的500万(1亿元×5%),达到了750万元(1.5亿元×5%),从而为企业直接创造了250万元的利润空间。(见表1)
再从产品合格率来看,在实施精益生产之前某沙发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为85%,该企业每年需要生产2000套沙发。
假若每件次品所消耗的原材料和人工、水电以及返厂维修等综合成本为1200元,那么每年企业因为次品而损失的金额就高达36万。而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将合格率提升到95%,则每年可直接节省的浪费金额就达24万。(见表2)
从以上简单对比中可以看出,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精益生产都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尤其对于相对容易建立标准化作业的沙发、床垫企业来说,越早实施精益生产,带来的效果就越明显。
精益生产:多种工具的综合应用
以消灭浪费和快速反应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运作效益,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相对于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的汽车行业,精益生产在家具业的应用有着更高的难度,尤其实木家具生产中的应用相比板式定制难度更高。而要实现精益生产,保持生产过程的“流动性”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将机械加工、喷漆涂漆、组装等环节进行分类组合是常用的方法。对家具或木料进行加工的封边、开槽、钻孔、雕刻等各个工序连续排列在一起,让某一套家具从投料到成品的搬运距离尽可能短,布局尽可能紧凑。而对于一些订单量大的产品如某种椅子,还可以采用专线生产的方式。而精益生产的过程更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员工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精益生产才有可能顺利的推行,这既是一大关键,也是一大难点。
精益生产,从消灭浪费开始
精益生产的另一大核心,就是“消灭浪费”。浪费就是从原材料开始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为止,在每一个流程里不创造价值的活动,如等待、停滞、检查、做错、返工、修补、重做、滞销、退货、补件等,都是显而易见的浪费。有些浪费是看不见的,如流程不良的问题,超过顾客需要的过度设计,工艺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物流方式低效的问题,员工消极怠工的问题等,这些隐性的浪费对企业的危害更大。
只有企业高层真正意识到粗放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未来是属于精益生产、精细化运营的企业,才有可能从战略的高度将精益植入到企业当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动员全体员工、建立相应的制度规章,实行培训、阶段反馈总结,不断建立和提高标准,企业才算真正的将精益生产落到了实处,也才算真正走向成熟,迎接未来的工业4.0或智能制造时代。
相关研究报告
家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家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家具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