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对于已经在“水火中”挣扎两三年的中国彩电企业来说,4K超高清早已不是什么“救世主”,更不是什么“新物种”,只是一场落后于彩电产业产品技术迭代的产业政策必经之路。
最近国家相关部委推出的“4K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虽然带动了包括四川长虹、TCL集团、海信电器等诸多彩电企业的股价持续大涨,而且余波未散。但是,在一线市场的竞争中,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对于超高清视频产业相关政策却并不“感冒”,更不激动和意外。
因为,超高清产业的发展,作为大屏显示的电视机硬件,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和末端,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更无法再次享受到政策的新红利拉动。众多的彩电企业,不会因为超高清的发展行动相关政策,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格局,从而走出“低价格竞争拼量拼规模”的泥潭。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彩电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当前,真正让众多彩电企业日子难过的根源,除了外部的消费需求转移、消费习惯改变,大屏电视出现了很多替代者和新物种挑战者;更为重要的,则是行业内部的竞争,在互联网企业的持续搅局下,已经乱成“一锅粥”。持续不断的低价格乱战,打乱了市场原本的商业竞争秩序,更冲击了众多彩电企业“硬件盈利”的商业模式。
当然,对于众多彩电企业来说,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启动了4K超高清的产品迭代和消费普及。短短4年间,中国4K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已经逼近60%。来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年底,中国4K电视渗透率已达到60%。这一数据则意味着,应该换超高清电视的已经换了,不想换的短期内也不会马上换。
对于电视这种耐用消费品来说,如今在家庭中的地位,已沦落为非“常用消费品”。在这种局面下,很多用户和消费者对于电视的超高清认同感并不高。同时,还应该看到,当前电视机正在加速大屏化和超大屏化,4K主要是大屏55吋、65吋的标配显示,在80吋,甚至100吋等超大屏上,就需要8K来支撑,4K对于大屏化的电视硬件价值已经不再。
可以说,4K超高清这一产业政策,最大的利好者是4K超高清的内容制造商,和相关的摄录摄像设备商,而不是末端播放的电视机商们。这一点,从相关彩电企业的市场动作和出货反馈来看,就已经很清楚。
必须看到,即便是4K超高清相关政策,可以带动一段时间的超高清电视消费热潮。但对于众多彩电企业来说,当前这种“增量不增收”的超高清电视争夺战,已经没有太大的商业意义,反而将彩电业推向新的泥潭之中。其实对于所有彩电企业来说,政策的拉动效应永远是一时的,只有激活用户需求并持续提升用户的粘性,才是根本。
最近小米电视的65吋4K超高清再次试水“超低价”,促销价跌破2999元。虽然只是阶段性的促销活动,并非全面放开的销售,也不见得就能抢夺多少销量。但是,对于整个彩电市场来说,这却是“一次降价坏了一锅粥”,彻底将彩电市场的价格促销引向没有规律和底线的边缘。这也是在2019年市场开盘,给众多彩电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竞争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