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印度对我国打响建筑陶瓷反倾销第一枪之后,世界各国对中国瓷砖反倾销的便接踵而来,紧接着的韩国、欧盟、泰国、阿根廷……等,这些都是中国陶瓷之前的主要出口市场,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对高速发展的瓷砖出口贸易带来很大的影响。2018年1-5月中国出口建筑陶瓷521万吨,同比下降2.6%;纵观近五年中国建筑陶瓷出口数量情况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5%。
在种种不利的因素影响下,我们的瓷砖产品怎样突围而出再造辉煌?这个是我们每一位从业人员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中国瓷砖行业的崛起和发展,生产技术和装备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应该从原来低价抢占市场的出口思路转型到新的出口模式。所以,中国瓷砖出口的未来,需朝着品牌、专业、服务三个方向去发展,完成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质造”。
“品牌”=品牌忠诚度的深耕细作。低价已经不再是中国的优势,品牌才是。通过对其国家“进口品牌”形象的输出,可以抢占中高端市场。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陶瓷在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需要的就是把我们自己的产品出口品牌化,让出口型企业按照品牌化路线去操作,竖立国际品牌形象,输出产品的同时输出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增加产品附加值,注入情感驱动力,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摆脱低端市场的恶劣竞争环境,使企业和产品得到良性发展。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瓷砖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2016年,亚洲瓷砖需求量达到了88.18亿平方米,相当于全球瓷砖消费量的69%。亚洲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近距离是中国的优势,可以借由这种优势,增强品牌输出,培养市场的品牌忠诚度,抢占中高端市场,避开东南亚新兴生产国的低价竞争,又填补高价的意大利、西班牙等高端生产国产品与低端产品中间的空缺。当前国际瓷砖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出口的核心都是利用产品、价值的差异化获取市场,根据不同国家、区域的需求有针对性进行企业品牌价值输出,摆脱单纯依靠产品价格竞争。至于如何培养市场的品牌忠诚度,此话题日后有机会可以与大家另作专题探讨。
“专业”=专注与极致。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在目前多元化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没有哪个商家可以做完所有客户的生意,也没有哪个企业可以生产、销售所有品类的产品。传统的贸易模式是“以销定产”,也就是说——客户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充其量就是个买手。因为国际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很重要一点是市场的需求往往不是以卖家的意志所能转移的。
被动地根据市场需求,做大而全,肯定会陷入一个恶性的死循环:品类越来越多,投放在产品研发、采购方面的人力、资金成本不断增大,但市场需求不断地变化和陷入某品类恶性低价竞争之间的矛盾,企业的活力和发展慢慢就在这种抵抗和消磨中消耗殆尽。专业化,就是聚焦在某一自身优势领域,不断发掘产品、市场潜力,精耕细作,更好地控制成本,从而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保存优势存在。当市场开始变化,就意味着机遇和挑战的产生,虽然里面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因为专业化使自己在细分市场上拥有强大的优势,以不变应万变。
“服务”=客户关系管理CRM。此概念之前极少在出口这个领域提出,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大和深入,服务,慢慢会成为产品的最大附加值,贸易服务化是瓷砖出口贸易的产业升级。全方位为客户和客户市场做服务,是传统产品销售的提升。这个对出口企业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对产品的熟悉和产品品质的把控到位,还要熟悉出口目的国的地方进口法律法规、国际贸易条款、国际物流的实时动向、国际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知识。“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你为客户节约了时间,客户的成本也就降低了,随之你的利润和竞争力也增加了。
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前瞻化探索,及时为客户制定适合他和他市场的销售、开拓方案;规避贸易风险、加快客户资金、物流流转率,这些都应该纳入到新的贸易服务中去。将服务前置,产品随后,这样才能让你在出口贸易中牢牢掌握先机,为你客户带来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使自己在当地市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总而言之,当前瓷砖出口市场仍然处于一个纷乱、多变的动荡时期,行业更应该不断规范国际贸易操作,行业内团结一致对抗不公平的贸易堡垒,强化我们的品牌意识,才能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中脱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