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未来的转型出路

2017-03-06 03:30阅读:73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逐渐推进和落实,北京印刷业面临着排放治理、企业外迁的双重压力,同时也伴随着印刷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生存挑战。面对重重压力,每个企业都在思索着未来的转型出路。对出版印刷市场(印刷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而言,我们认为目前还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经济圈子,也就是说印厂要进入出版社的供应商名录时,需要先和出版社不断接触,靠各种方式取得认可和信任,变成一个熟人后才能切进这个圈子,这个推进周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甚至更久。而进入这个圈子之后,即使你做得又快又好,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接到订单,因为还有很多潜在的因素影响出版社的订单分配,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竞争行为。

另一方面,对于印厂管理,在熟人圈子里的出版社有时也会遇到尴尬,一是常与其合作的印厂并非一定是印刷精英,在质量、服务方面出现下降时想要淘汰更换并不容易。二是在图书出版旺季,现有印厂产能满足不了出版社的印制需求,往往出现交货期大幅延误,质量事故频发的现象,常遇到急活儿和难活儿,也束手无策。

在这种背景下出版印刷市场变成一个个几乎封闭的、固化的熟人小圈子,沿袭着几十年不变的采购和生产流程,需求和供给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充分、自由、迅速地匹配,需求的数量也不能被迅速满足,交货时间过长,更无法迅速可靠地交付到直接用户手中,于是出版社就产生了巨额的图书库存和报废,以及大量的纸张囤积和浪费。

根据我们粗略调研,年销售码洋8亿元左右的出版社,年库存图书报废约1亿元,库房直接支出约1000多万元,购纸占用资金约4000万元。大家已经听腻了的按需印刷似乎成了虚无缥缈、毫无实际用处的老生常谈。按需印刷如果只停留在极短版书的层面,确实意义不大,只有在针对整个图书印制市场时才会真正发挥作用,为出版社创造价值。印刷企业存在销售瓶颈,很难取得业绩突破,且管理相对其他产业落后,对于精益生产的认知并不多,随着各种成本的上升,利润急剧下滑。呈现出典型的“小、散、乱”的局面,全国约有10.5万家印刷企业,几乎是美国的5倍。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