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进口乳制品冲击国内市场的问题时表示,由于原料价格、养殖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使用国内原奶加工的各种乳制品的成本高于进口同类产品。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的乳制品(乳制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价格平均降低了12%。沈丹阳表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乳制品138.3万吨,同比增长29.1%;进口总额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前7个月我国进口乳制品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去年同期进口基数较低,二是国内外差价大,三是消费者对国产制品信心还稍显不足。2015年受经济下行、消费减少影响,国内乳品库存增多,进口量明显下降,导致今年进口增幅比较明显,但跟2014年同期相比仍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口乳制品总量178.7万吨,同比下降7.6%;进口总额56.5亿美元,同比下降29%。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乳制品进口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等的进口量却在逐年增长。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7.6万吨,增长幅度达45%;总价值达24.7亿美元,同比增长59.5%。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报告,2015年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前4种乳制品分别为大包粉、成品液态奶、乳清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而进口额最大的前4种乳制品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大包粉、乳清粉和成品液态奶,占比分别为43.7%、26.7%、9.3%和8.6%。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表示,今年1-6月,进口乳制品的增长并没有放缓,这也是造成我国上游乳企生存困难的直接原因。据沈丹阳介绍,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的乳制品价格平均降低了12%。由于原料价格、养殖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使用国内原奶加工的各种乳制品的成本高于进口同类产品。
数据显示,进口大包粉到岸价格长期保持在1.5万-2.5万元/吨,而国内乳品企业使用生鲜乳的成本在3.3万-3.5万元/吨,价格相差近一倍。低成本也驱使大量国内乳企选用进口大包粉加工奶粉,而放弃收购鲜奶,一些液态奶也受利益驱使偷偷使用复原乳而不标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曾指出,“我们的奶价全球最贵”,加工成本、员工工资、管理费、检验费等居高不下。在此驱动下,不少乳企出海布局。一位大型乳企负责人透露,在大洋洲生产一罐奶粉运回国内即使算上关税成本也比国内少很多。而原奶价格的竞争劣势在国内上游乳企的业绩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型上游乳企现代牧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跌8.8%,净利-5.6亿元,首次出现亏损。现代牧业将亏损主要原因归结为进口大包粉及复原乳的冲击,导致其上半年生产的原料奶中有11%被喷制成粉,同时需要控制奶牛数量。竞争劣势也使得我国原奶收购价格走低。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原奶价格低迷,10个主产区全年平均价格为3.45元/kg,同比下降14.8%。2008年以来,生鲜乳价格年均涨幅3.1%,小于牛奶零售价格年均6.9%的增幅。沈丹阳表示,乳制品属于自由贸易项下的产品,进口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力。要解决我国乳制品行业面临的问题,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