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在山东省梁山县举办小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考察座谈会。与会专家提出,在我国小麦生产经历了12年连续丰收的背景下,推进小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小麦“品种、品质、品牌”不能满足加工业和消费者需求所带来的农民种粮效益差、小麦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尝试由一二三产业正向推动向三二一产业反向融合转变。
专家建议,小麦(小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生产链应以满足消费和加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节本增效栽培管理技术,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单产水平;小麦储运链应实行优质专用、分储分运;小麦加工链应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开发全麦粉、高纤维面粉、麦胚产品、饲料及工业等产品,提高小麦综合利用价值。国家在加大对小麦生产链、储运链和加工链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推动三链融合创新,着力解决融合过程中的组织构架、利益分配和政策支持问题,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共赢,保障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梁山县万众种植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首先围绕小麦加工企业需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主推优质小麦品种,在种植环节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不仅确保了小麦质量,还提高了合作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再与加工企业直接对接,不仅优质优价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实现了合作共赢。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1800户,总种植面积约10万亩,年优质小麦的产量4万余吨,与山东、宁夏、甘肃、内蒙、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多家面粉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会的种植业合作社、粮食收储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业部门负责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现场考察后认为,万众种植业合作社创造的“三产融入一产、服务二产”的模式,解决了优质小麦贸易(三产)的质量稳定性问题,为二产(食品工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为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民(一产)提供了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和产品市场,同时通过组建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合作社的稳定发展,对推动小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