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期间指出,安徽是粮食(粮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产大省,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优化技术措施,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这是对安徽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
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需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农户土地规模小,规模化水平偏低。农户土地规模小、经营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趋加剧,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目前安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5%,难以应对国际竞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得到充分流转,经营规模小,很难产生规模效益,导致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农户扩大农业投资、集约使用资源、引进新技术的动力不足,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二是“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突出。务农收入低、不体面,弃农撂荒、农业兼业化现象仍然严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低文化趋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和低文化趋势,这是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瓶颈。三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实力偏低。大型龙头企业不多,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真正发挥作用,辐射带动能力弱。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部分经济实力不强、整体经营规模不大,对农户的带动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的现象严重。四是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公共农田灌溉设施年久失修、工程设备老化,灌渠淤积垮塌,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村、镇两级防洪排涝体系病险多、标准低。加之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抗灾减灾能力低的问题凸显。
近年来,安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体系,并取得了积极成效。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既要总结成功经验,更需优化完善农业政策。农业现代化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将农业由自然经济状态转变为高度发达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市场农业。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高效化,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形式是规模化,方向是集约化,路径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