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中国粮油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市场体系建设已经列入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很多地方政府将加强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各地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很快建立了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连锁店,但是,运行并不流畅。有些得到补贴的配送中心、连锁店并没有,或者很少经营粮油,转而从事副食品,甚至从事与粮油经营不相干的业务。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配送中心、连锁店缺乏维持运营的基本保障机制。
在市场化体系下运营的放心粮油市场体系,既要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又要有保证所销售粮油的粮油让消费者放心,还要有维持发展的经济保障基础。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要求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连锁店所经营的粮油与社会上其他粮油平起平坐,处于一样的竞争平台。从表面上看,是公平竞争;从深层次看,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连锁店有着更多的限制条件。
承担着让消费者吃放心粮油任务的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连锁店,与社会上其他粮油经营者不同。首先,其进货渠道必须是各级粮食行业协会认定的放心粮油企业生产的产品,而不像社会上其他粮油经营者一样,可以随意进货;其次,其经营手续必须完备,进货、销售必须要有正规的税务发票,缴纳税收,比社会上其他经营者增加成本;再次,出于对消费者的高度负责,政府相关部门对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连锁店检查的频次高,要求严,经营中不能有丝毫马虎。
放心粮油市场体系,作为政府的民心工程,老百姓的放心粮油消费工程,承担着保障人民粮油消费安全的重任。作为公共产品,政府在硬件建设上给予支持的同时,也应在后续持续发展上给予适度的政策优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稳步发展、长期发展的目标。我们说给予放心粮油市场体系永续发展政策,并不是让地方政府增加财政开支而另起炉灶。在我国各级人民政府中稳定粮食市场的多项政策中,其中就有地方储备粮政策。
地方储备粮是地方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所建立的长期粮食储备。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按照非农业人口计算,粮食产区要有3个月、销区要有6个月的储备粮。这些战略储备粮,非紧急情况不得动用。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按照规定定期轮换,保持数量准确,品质良好,需要时调得出,用得上。数量可观的地方储备粮,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战略物资。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旋律的格局下,可以更好的发挥地方储备粮的功能。最可行的,就是与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结合的方式,就是从地方战略储备粮中,拿出一小部分,可按照地方非农业及正常流动人口每人2斤的数量,作为商业成品储备粮。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与储备粮的应急功能保持一致。“应急”,是储备粮的基本功能之一。我国一般的储备粮,主要是原粮。一旦到急需的时候,就要紧急组织生产,往往欲速则不达。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已经被赋予了粮油的应急职责,其覆盖城乡的网点,是理想的粮油应急平台。一部分储备粮作为商业成品粮给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平时可以作为周转粮运转,特殊时期作为应急粮食使用,一举多得。
为放心粮油市场体系提供了基本保障。有了商业储备成品粮,放心粮油市场体系,既可以享受到地方粮食贷款全额贴息及保管费用补贴,又可以增加周转的粮源。相比单纯的储备成品粮,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具有更大的优势。成品粮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长期储存。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夏季,大米、面粉都不能超过三个月。而放心粮油市场体系要经常性销售成品粮,可以不停的进货,不停的销售。既保持了必要的库存,加速了成品粮轮出,减少了损失,又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粮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储备粮的社会效益。保持必要的粮食储备,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在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多年丰收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最优的储备粮配置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粮食作为万千生物的一种,也有其生命的周期。储存的粮食,比如稻谷2-3年、小麦3-4年,就要进行轮换。否则,就进入陈化周期,保管条件好的,可以作为口粮食用;保管条件差的,就成为陈化粮,只能作为饲料使用。使用价值的大大降低,无形中加大了财政支出,保持储备粮的新鲜度,选择适合较长期能够储存的品种、适时适度轮换、采用新的绿色储粮技术,是基本的方法。除此之外,选择科学的使用方法,也是发挥其最大社会效益有效途径。将一部分储备粮作为商业成品储备粮,不但保持了储备粮的性质不变,功能不变,也大为提高了储备粮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