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森林面积达2.607亿亩,森林覆盖率升至35.76%;已建成林业(中国林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自然保护区123个,面积725万公顷。8月6日,全省林业资源和效益监测新闻通气会上,省林业厅公布了去年全省林业资源数据。
但是四川省林业厅总工程师骆建国却表示,距离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仍有差距。根据规划,四川省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届时,全省将实现森林面积2.65亿亩、林业自然保护区8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
整治荒漠化土地增加植被覆盖率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就必须保护现有森林,适度新增其面积,并提升森林质量,积极推动助农增收。
增的第一步从保护开始。为应对日益频繁的盗砍盗伐等案件,从今年5月开始,省林业厅联合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开展针对违规违法占用林地的“林地行动”,并公布首批14起挂牌督办案件。森林公安局刑侦处主任费然介绍,近年来,这样的专项行动已逐渐常态化和制度化。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时间从2014年持续到2020年。届时,全省将新增林地334.65万亩,森林面积达标有望。
此外,在建设林业自然保护区方面,7月底,国家林业局对白玉县拉龙错、雷波县马湖、广安市白云湖三处拟建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考察评估,初步明确上述三地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总面积超过3.2万公顷。
在四川省林业厅产业处副处长秦茂看来,四川林业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产潜力。1998年四川省启动天保工程之后,四川每年所消耗的2000万立方米木材,有一半要靠省外调运;四川每公顷木材蓄积只有116.5立方米,林地单位面积产出只有耕地的12%,仅为全国平均值的六成。而通过提高农户造林积极性,可以确保林地产出,有效森林面积,“政策减负松绑,不失为良方。”
此外,在此前的林权流转实践中,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地域限制,林权流转价相差可达数十倍。从今年起,四川省开始探索林地林木分级评价机制和林权流转基准指导价格机制,让林权流转有了参考价。6月1日,天府林产平台正式上线,已逐步覆盖全省,成为各地林农流转林权的“集市”。
在不断完善政策配套的同时,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蓝图也就此绘出:到2020年,全省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超过3000万亩,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1600元。
探索湿地生态补偿明确国有林场等改革方向
去年8月,四川省林业厅表示:四川将逐步探索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让农牧民变成湿地管理员。
7月9日,全省首个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在甘孜州理塘县全面启动。根据此前省林业厅、省财政厅下发的相关文件,第一年下发给理塘县补偿资金为533万元,补偿范围将包括县内的沼泽、湖泊湿地。其中,退牧还湿补偿恢复湿地面积0.56万亩,补偿标准为25元/亩/年;湿地管护范围129.58万亩,补助标准为4元/亩/年,补偿对象为村民、承包经营权人等。两周之后,理塘县的农牧民和集体组织领到了湿地补偿,同时签订保证书和责任书,分别承担相关地块的保护责任。
甘孜州林业局副局长陈学军介绍,甘孜州拥有湿地近73万公顷,位居全省第一。然而,此前的保护体系主要针对集中连片的湿地,而位于保护区之外的湿地,管护状况并不理想。启动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将会有效遏制这种状况,“老百姓有了收入,角色也变了。”
不只是湿地管护机制的改革。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四川省正在筹划非国有公益林政府赎买、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制、林权抵押贷款等多方面的改革。“近期这些文件将会公布。”上述负责人表示,在相关改革文件出台后,四川省还将着手布局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