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国家粮食(粮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局获悉,我国节粮减损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减少损失浪费就等于提高产量。”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颜波介绍,以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2万亿斤计算,如果粮食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一年就可节约粮食240亿斤,接近于2013年粮食增产的数量。
有效提高节粮减损能力,则要加强粮食产后科学管理。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大力维修改造“危仓老库”,挖掘节粮减损的潜力。
通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使受益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下降6%,每年能为这些农户减少储粮损失90万吨。通过开展仓储设施建设和“危仓老库”改造,推广储粮新技术,使危旧仓房和露天存粮的损失率平均下降近3%。通过引导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升级和适度加工,使口粮资源利用率平均提高7%。通过发展原粮“散装、散运、散储、散卸”的四散化物流方式,使粮食运输损耗率平均下降2%。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就是节约使用耕地和淡水资源、就是减少农业消耗和排放,就是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颜波说。
当前节粮减损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如农户科学储粮因资金短缺难以大面积推广、粮食仓容不足矛盾突出等问题。颜波认为,要确保节粮减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尽快建立起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同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
同时,要在爱粮节粮、反对浪费方面加强立法,引导每个人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粮节粮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