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玉米(玉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行情正遭遇严重的“寒流”。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滑入下跌通道,国内玉米市场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处于玉米连续增产和消费需求持续下降同步出现,产需走势逆向而行,阶段性过剩特征十分明显,玉米出现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
为了保护农民种植收益,去年11月以来,我国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辽宁4省区实行玉米临储政策,玉米价格与2013年持平。然而,在玉米托市收购价格支撑下,国内玉米价格长期维持高位,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严重,导致玉米以及玉米替代品种大幅度进口,加剧了玉米产大于需的矛盾。
与此同时,国内玉米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种植收益逐年下降,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玉米价格上不去,有了玉米临储政策,才有了现在这个价格,而人力成本、租地成本等种地成本不断上升,大大抵消了玉米增产带来的种植收益。”公主岭市陶家屯同辉合作社理事长孙忠辉说。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没有提高收购价格,却提高了收购标准。按照今年的临储政策,玉米生霉粒超过2%至3%,扣价1%,相当于每吨玉米扣价20多元;生霉粒超过3%至4%,扣价3%,相当于每吨玉米扣价60多元;生霉粒超过4%至5%,扣价6%,相当于每吨玉米扣价120多元。
“农民重视生产,轻视产后科学管理,储粮方式落后是造成玉米生霉的深层次原因。提高收购标准,可以倒逼农民实行科学储粮,减少粮食损耗。”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说。
据了解,现在吉林省80%以上的农户改变了“地趴粮”的储藏方式,采用科学储粮仓、栈子、篓子,实现了玉米离地离墙通风的立体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