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东北大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跌行情延续,截至12月29日,东北产地收购均价4281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250元/吨。临近新年,供需双方入市心态迥异,豆农还贷日期将近,惜售心理有所松动,而贸易商不急于收购,多存观望心理。
食品豆需求缺乏弹性
国家粮食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内蒙古、黑龙江等5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1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89万吨。国产豆压榨用量(不包含蛋白厂)大幅减少,今年预估东北油厂加工量仅105万吨,去年同期是158万吨,整体压榨量减少53万吨。
不过,整体悲观的食品豆需求不乏亮点,主要体现在芽豆和大豆蛋白上,目前黑龙江海伦粮点的芽豆收购价格为2.4~2.5元/斤,出售价格最高能达到2.8元/斤,高出去年水平。
目前,山东大豆蛋白厂的生产利润为150~200元/吨,虽较往年300元/吨以上的暴利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其他食用领域,仍处在一个高利润区间。产地企业收购量减少,加之临储收购缺位,东北豆市场消费量明显下降,南方消费集中在芽豆、小食品、腐竹等食品市场,每月消耗量较为固定,需求缺乏弹性令国产豆在与进口豆竞争中完全处于下风。
进口豆冲击国产豆市场
今年,山东港口进口大豆价格一路走低,进口主流分销价格从年初的4270元/吨下滑至3380元/吨,跌幅达890元/吨。目前进口豆在南方市场的售价在3800元/吨附近,与国产大豆的价差仍然在1000元/吨以上,内外价差近期缩窄,但依然较高。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338万吨,同比增加8.6%。今年11月份我国进口大豆602.6万吨,同比减少0.14%;1~11月共进口大豆6287.2万吨,同比增加12.32%。
目前,进口豆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压榨行业,因为价格优势明显,南方豆制品、小食品加工厂陆续采用进口原料加工,进口大豆在食品领域流通的范围逐步扩大,像山东、北京、陕西、山西、两湖、江浙等地均有流通。
港口地区进口货源供应充裕,甚至存在过剩的问题,国内进口正处于高峰期,因近期集中到港数量过大,导致部分港口出现无法卸货的现象,而到港价格还未到达真正的底部,国产大豆延续被动局面将不言而喻。
在进口量激增的预期下,国内大豆港口库存回升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两个月国内压榨原料都将维持供应充裕的局面,进口豆的长期影响使得国内价格难上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