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上半年,在16个县74个采集点开展水产养殖(水产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渔情定点采集工作,共涉及淡水池塘1.89万亩、海水池塘0.41万亩、滩涂1200亩、传统海水小网箱 8.05万平方米、海水筏式养殖985亩、海水工厂化养殖水体21.7万m3。现将上半年水产养殖情况分析如下:
一、上半年采集点基本生产形势特点分析
2014 年上半年我省74个采集点共投放鱼苗7.83亿尾、种772.8吨,投入生产资金8518.2万元,出售各类水产品2771.5吨、实现产值8505.8 万元(包括出售苗种1086.1万元,主要为蛏种)。因各类病害、管理等原因损失水产品64吨,直接经济损失173万元。详见下表。
我省采集点上半年养殖生产基本情况
1、海水贝类投苗量大幅缩水,大规格苗种投放量同比普遍下滑
上半年投放各类鱼苗(虾苗、蟹苗、贝苗)7.83亿尾,受海水贝类投苗量大幅缩水(泥蚶投苗量同比下降97.9%),总体投苗量较2013年同期减少 52.7%;鱼种的投放量772.8吨,同比减少31.9%。其中大宗淡水鱼、名优鱼类、虾类、蟹类的投苗量分别增加了139%、118.6%、 43.8%、35.7%,海水贝类投苗量下降了89.5%。大规格苗种放养量普遍下滑,其中大宗淡水鱼、名优鱼类、鳖分别下降75.4%、28.3%和 50.1%。
2、生产投入同比略降
采集点共发生投入8518.2万元,受苗种支出等费用同比大幅下降,总体投入同比下滑7.6%,投入主要集中在饲料费、苗种费、水域租金、人工工资等费用上,分别占总投入的31.6%、29.2%、16.3%和13%。与 2013年相比,除基础设施费、苗种费投入较同期减少了48.4%、22%,其它生产投入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饲料费同比增加27.7%人员工资同比增加26.8%,水域租金同比增加14.8%,水电燃料费同比增加2.4%、鱼药费用同比增加37.1%、其他费用增加15.3%。
3、水产品出塘量和成鱼出售金额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年初采集点共存塘水产品5314.7吨,同比增加了3.4%。上半年共出售各类水产品2771.5吨、出售成鱼7419.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0.7%和 28.1%,出塘量前十位分别是黄颡鱼、翘嘴红鲌、缢蛏、中华鳖、 鲫鱼、泥蚶、南美白对虾、坛紫菜、牡蛎等,占到总出塘量的74.2%;出售苗种 1086.1万元,同比增加了133%。与2013年同期相比,除乌鳢、南美白对虾(淡水)、泥蚶、草鱼、鲫鱼、青虾、牡蛎出塘量有所增加外(同比分别增加26%、123%、54.8%、33.2%、16.6%、14.4%和6.6%),其余主要养殖品种出塘量都有不同幅度减少。
4、水产品出塘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跌10.9%
水产品出塘综合平均价格13.4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9%。除了淡水鲈鱼、南美白对虾(海水)、乌鳢、青虾价格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余品种都出现不同幅度下跌,跌幅居前为大黄鱼、泥蚶、鲫鱼、海水鲈鱼、河蟹、中华鳖、青蟹、南美白对虾(淡水),同比分别下跌了57.1%、50.2%、24.6%、 23.4%、19.6%、15.2%、13.1%、9.7%。
5、数量、经济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采集点共造成数量损失64吨(同比减少了3.6%),经济损失173万元(同比减少了14%),主要损失品种为青鱼(拉网受伤)、中华鳖(温和气单孢菌、冬眠后死亡、擦伤、腐皮病)、大黄鱼(假单胞菌病)、青蟹(多雨天气、黄水病)、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应急反应)。
二、上半年水产养殖生产形势分析
2014年上半年全省总体气候条件接近常年,利于水产养殖生产活动。主要重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年初雾霾天气再次将温室甲鱼大棚推向风头浪尖,温室甲鱼大棚退养转产加快推进。
养殖品种结构有所调整。黄颡鱼养殖继续受到养殖户追捧,从上半年出塘和投苗情况来看,其养殖规模日益加大,其已成为采集点淡水鱼养殖第一主导品种。而中华鳖、泥蚶受市场供需影响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养殖热情下降,苗种投放量大幅缩水。
中华鳖养殖形势持续低迷。自2012年后期以来,受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影响,甲鱼行情受到很大冲击。2014年年初采集点中华鳖压塘情况较为严重,较去年增加43%,养殖户大规格苗种投放量减少50.1%,总体看短期仍无恢复迹象。
养殖成本面临抬升压力。饲料价格是影响水产品养殖成本收益的主要因素,从上半年来看,鱼粉、豆粕等饲料原料不断上涨,其他饲料生产成本亦增加,近日各大饲料企业陆续上调普通淡水鱼饲料价格后,中高档水产饲料也将开始涨价。
水产品价格回落。从监测点情况来看,采集点水产品价格同比跌多涨少,普通淡水鱼中青鱼、鲢、鳙鱼价格小幅回落,一些中高档水产品价格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