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罕见地指出,当前农民“卖菜难”与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会议批评一些地方“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导致蔬菜价格大起大落。
年初至今,我国大蒜、土豆、茄子等普通蔬菜的价格均曾出现大幅上涨。8月17日,国家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近期高温多雨天气影响生产和储运,7月菜价同比上涨幅度将近5成,高达49.7%。
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并提出要制定完善蔬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储备制度。
商务部:7月菜价同比上涨49.7%
8月17日,在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商务部监测的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49.7%,涨幅分别比6月份扩大13.7%。
另外,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8月11日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24个蔬菜品种综合平均批发价比8月4日上涨5.83%。其中,芹菜、油菜、茄子、豆角、黄瓜价格每公斤分别较上周上涨1.83%、2.56%、3.70%、7.05%、12.24%。
值得关注的是,继五月的“蒜你狠”之后,最近还出现了“姜你军”。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7月14日-8月15日,全国生姜价格连涨33天,至每斤6.57元,累计涨幅达18.2%。从省区市来看,近50%省区市的涨幅超过20%,其中上海、天津、江苏涨幅居前,分别为34.3%、32.7%、31.4%。
由于流通环节成本至少要占菜价的1/3到2/3,有的甚至占到90%,运输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问题直接导致卖到市场上的蔬菜价格成倍上涨。
针对菜价起伏较大的现象,昨日的会议指出,近年来一些地区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蔬菜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流通设施能力不足,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此外,2010年入汛以来洪涝灾害频发,也给蔬菜的生产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表示,2010年菜价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异常天气情况给生产、运输等各环节都带来了困难。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对新鲜蔬菜的消费量较大,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菜价波动对居民的影响可能会有所减少。
重点蔬菜库存5-7天
针对蔬菜供应和稳定菜价的问题,此次会议确定了六项政策措施,包括切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提高蔬菜产销组织化程度;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政策;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等。
会议提出,实行更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稳定和增加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切实增强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另外,要制定完善蔬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张元红表示,大城市的蔬菜供应大多来自于各蔬菜生产基地,本地蔬菜的自给率较低是大城市的普遍现象。他认为,“大城市土地成本远高于蔬菜生产基地,新鲜蔬菜的储备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增加大城市蔬菜种植面积和建立蔬菜储备制度,两者的实现难度都很大。”虽然上述两项措施会减小菜价的波动幅度,但是部分成本的增加最终仍可能由消费者来承担。
张元红建议,在菜价波动较大时,可向消费者发放补贴,并加强周边地区的蔬菜调运。另外,由于蔬菜的种植周期较短,通常较短时间内就能恢复供应。
除了上述措施,此次会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并扩大“绿色通道”政策覆盖的蔬菜品种范围。
根据2010年初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目前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的蔬菜品种约为70种。
会议还提出,要加大对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重要时节的应急供应能力。加强蔬菜良种研发推广和蔬菜品种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另外,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蔬菜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蔬菜保险产品,积极引导菜农投保。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不仅比6月扩大了0.4%,而且创下了21个月来的新高。由于食品类价格占CPI的权重在1/3左右,其价格涨落对CPI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