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彤:台州市基本单位发展状况评价

2006-12-14 03:13阅读:247

作者 : 千讯   来源 / 中国统计信息网

字号
  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本文主要运用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通过对台州市基本单位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评价,针对当前基本单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及特点
 
  2004年末,台州市除单产业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外,共拥有各类法人单位41165个,各类产业活动单位48386个。与2001年台州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相比,全市法人单位增加3333个,增长8.8%;产业活动单位增加5808个,增长13.6%
 
  在法人单位中,单产业法人单位为39429个,多产业法人单位为1736个;企业法人单位为30489个,事业法人单位为2525个,机关法人单位(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为756个,社团法人单位为769个,其他法人单位为6626个。
 
台州市基本单位性质划分及变动情况
 
 
2004
2001
2004年比2001
单位数
(个)
比重
%
单位数
(个)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增长
%
法人单位
41165
100
37832
100
3333
8.8
    企业法人
30489
74.1
27146
71.8
3343
12.3
    事业法人
2525
6.1
2488
6.6
37
1.5
    机关法人
756
1.8
671
1.8
85
12.7
    社团法人
769
1.9
726
1.9
43
5.9
    其他法人
6626
16.1
6801
17.9
-175
-2.6
产业活动单位
48386
100
42578
100
5808
13.6
  生产经营性
34502
71.3
30009
70.5
4493
15.0
 非生产经营性
13884
28.7
12569
29.5
1315
10.5
 
  注:2001年基本单位包括单产业农业企业274个
 
  在全部产业活动单位中,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为34502个,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为13884个,两者之比为2.5:1。与2001年相比,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增加4493个,增长15%;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增加1315个,增长10.5%。台州市基本单位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单位总量有所增加
 
  2004年末,台州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分别为23087个和18078个,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14.9%3.5%
 
  制造业单位占据半壁江山。几年来,台州市不断加快第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至2004年末,全市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2035个,占第二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95.4%,占全市第二、三产业单位数的53.5%。在全部制造业企业中,汽摩、医化、塑模、家电、缝制设备这五大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就占整个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4.1%,而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等行业的法人单位所占比重仅为20.4%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2004年末,台州市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8078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43.9%,比2001年末增加了613个,增长3.5%。其中发展较快的行业有房地产业,法人单位数增长81.1%。第三产业在台州市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成为台州市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台州市法人单位三次产业构成及变动情况
 
 
2004
2001
2004年比2001
单位数
(个)
比重
%
单位数
(个)
比重
%
增加单位数
(个)
增长
%
合计
41165
100
37832
100
3333
8.8
第一产业
 
 
274
0.7
 
 
第二产业
23087
56.1
20093
53.1
2994
14.9
第三产业
18078
43.9
17465
46.2
613
3.5
 
  (二)从业人数较快增长
 
  2004年末,台州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45.09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36.5%。与2001年相比,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增加 33.11万人,增长29.6%。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26.77万人,占87.4%;事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47万人,占6.5%;机关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63万人,占2.5%;社会团体法人从业人员0.39万人,占0.3%;其他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3万人,占3.3%
 
台州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分机构类型结构情况
 
 
2004
2001
2004年比2001
万人
比重
%
万人
比重
%
增加人数
(万人)
增长
%
法人单位
145.09
100
111.98
100
33.11
29.6
    企业法人
126.77
87.4
95.19
85.0
31.58
33.18
    事业法人
9.47
6.5
8.66
7.7
0.81
9.35
    机关法人
3.63
2.5
3.49
3.1
0.14
4.01
    社团法人
0.39
0.3
0.58
0.5
-0.19
-32.8
    其他法人
4.83
3.3
3.99
3.6
0.84
21.05
 
  从行业分布看,台州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占58.7%;建筑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教育和批发零售业等4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次之,分别占17.5%5.79%3.96%3.24%
 
  (三)行业分布较为齐全
 
  台州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行业分布在国民经济18个门类、90个大类中,行业分布较为齐全。但法人单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为22035个;其次为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 7887个;批发和零售贸易法人单位数为3869个,居第三位;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居第四位,法人单位数为1583个。
 
  在地区分布上,温岭法人单位数最多为8886个;单位分布和密度呈现南北分化态势。
 
台州各县(市、区)法人单位数、密度及变动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数(个)
密度(个/平方公里)
2004
2001
2004
2001
   
41165
37832
4.37
4.02
 
14839
13092
9.7
8.52
椒江区
5037
5149
18.4
18.77
黄岩区
5150
4620
5.2
4.68
路桥区
4652
3323
17.0
12.13
临海市
5646
6077
2.6
2.79
温岭市
8886
7295
10.6
8.73
玉环县
5056
4784
13.4
12.66
天台县
2042
2538
1.4
1.78
仙居县
2615
2254
1.3
1.13
三门县
2081
1792
1.9
1.67
 
  注:2001年基本单位包括单产业农业企业274个
 
  (四)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台州市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2004年末,在第二、三产业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为16287个,占53.41%,其中私营独资企业为6791个,占私营企业的41.7%,私营有限责任公司6138个,占私营企业的37.7%。私营企业个数由2001年的9259个增加到16287个,增长了75.9%,所占比重由34.1%上升至53.4%,上升了19.3个百分点。
 
台州市私营企业按营业收入规模分组及变动情况
 
营业收入规模
2004
2001
2004年比2001
单位数
(个)
比重
%
单位数
(个)
比重
%
增加单位数
(个)
增长
%
 
16287
100
9259
100
7028
75.90
50万元以下
5680
34.87
4202
45.38
1478
35.17
50-100万元
1968
12.08
1280
13.82
688
53.75
100-500万元
6691
41.08
2959
31.96
3732
126.12
500-1000万元
952
5.85
426
4.60
526
123.47
1000-5000万元
795
4.88
333
3.60
462
138.74
5000万元以上
201
1.23
59
0.64
142
240.68
 
  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04年底,全市私营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40.4万人,占全部企业单位从业人员的31.9%。平均每家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近24.8人。其中私营独资企业平均每家就业人数达15.2人,私营合伙企业为15.5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为39.3人,私营独资企业为37.6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
 
  从全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人才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现象:
 
  一是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大专以下学历的占全部从业人数的86.8%,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3.2%,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4.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台州市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低;另一方面,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强度大、压力大、不稳定,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也不太愿意到企业工作,还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使得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看法;再一方面,对企业来讲,培训员工需要增加成本,加上人员流动性大,企业没有有效的措施保证自己培训的员工不流失,怕投资没有回报,自然没有出钱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更不愿将员工送出去系统培训,导致从业人员普遍低学历。
 
  二是中初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的占0.16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占0.78 %,高级技师占0.15%,而中初级人只占到 11.5%,平均每家单位近4人。其主要原因是台州市企业大多是私营中小企业,许多中小型企业仍然沿袭 “夫妻厂”、“父子店”的管理模式,用人机制异化,管理上的家长制、员工构成的家族制、权力控制的血缘制严重,企业管理者凭的是感觉,靠的是嫡系部队。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学历与技能并重,要求拿来就能用,而企业中的高级人才基本上是空降兵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退休人员,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而对中初级人才使用多,培养少,不讲传帮带,造成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青黄不接”。
 
  三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技术人才多,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人才少。表现在国家机关、地质勘查业、教育、新闻出版业、软件业等行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本行业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55%;金融业、社会保障业、文化艺术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房地产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业等行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本行业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也超过了30%。而从业人员较为集中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不高,均低于10%
 
  (二)产业层次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尽如人意,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上明显落后先进国家。2004年末,全市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2035个,占第二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95.4%,占全市第二、三产业单位数的53.5%。在全部制造业企业中,汽摩、医化、塑模、家电、缝制设备这五大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就占整个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4.1%。而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等行业的法人单位所占比重仅为20.4%
 
  (三)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地区分布看,温岭法人单位数最多为8886个;其次是临海和黄岩,分别为5646个和5150个。按每平方公里分布的法人单位数计算,椒江的单位密度最高,为每平方公里18.4个;其次是路桥,为每平方公里17.0个;其他依次为玉环、温岭、黄岩、临海、三门、天台和仙居。单位拥有量呈现自南向北递减趋势,整体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
 
  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台州市生产总值为1076.48亿元,其中南部(以临江为界)为797.73亿元,占全市74.0%;北部为280.23亿元, 仅占全市26.0%2004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5.97亿元,其中北部17.38亿元,占31.1%,仅相当于南部的45%2004年,台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亿元,其中南部332.2亿元,占72.1%;北部128.8亿元,占27.9%,比南部低44.2个百分点。南北差距十分明显。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台州市第三产业主要依赖于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产业的格局没有改变,而且这些传统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3640个,占全市批发零售企业总数的94.1%。其中年销售额不到100万元的有1544个,占全市批发零售企业的39.9%,资产总额不到100万元的有1967个,占全市批发零售企业的50.8%,实收资本不到100万元的有2700个,占全市批发零售企业的69.8%。全市销售额超亿元的批发零售企业113个,占全市批发零售企业的比重仅为2.9%,资产总额超亿元的20个,仅占0.5%,实收资本超亿元的仅2个。可见,台州市批发零售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而且点多面广,企业对外扩张和辐射能力较低,经营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偏少。
 
  与此同时,代表社会经济进步水平及人口素质要求较高的教育、文化、信息服务等产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仍难于起到支撑和示范作用。截止2004年底,台州市从事教育业的法人单位1026个,占全市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5.67%;文化艺术业法人单位163个,占0.9%;互联网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的法人单位189个,占1.05%。房地产业发展进程加快。2004年末,全市房地产业法人单位576个,占全市第三产业法人单位的3.18%。受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企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对策建议
 
  (一)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很难,而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断做大做强更难。要改善台州市企业规模效益不高的现状,就必须对为数众多、效益较低的中小企业实施重大调整。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成长促进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择优扶强”,通过市内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以及与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联合形式,做强做大一批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鼓励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大中企业建立专业化协作关系,延伸重点企业的供应链和增值链,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的经济有机体系;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靠大靠强,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同时,要对那些生产能力过剩、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将有限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中去,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南北互动,推进协调发展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县域发展存在短板,就要善于抓短板。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在北部四县,因此“两个社会”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北部,难点在北部,发展潜力在北部。南北互动正是一条缩小县域差距、实现相对均衡的效率更优的发展之路。
 
  台州市南部县市受土地紧张、能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量民营资本急于向外转移,而北部县市无论产业基础、土地供给还是劳动力资源都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因此,要加快北部的发展,必须客观分析南北经济发展现状,找准北部与南部的互补点,看到北部现实和潜在的优势,对南北之间的各自优势劣势进行合理的“消长、对接、整合、优化”,使台州南北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北部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避免重走南部县市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南部县市要积极利用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的“辐射效应”,针对其相对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和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改善自身投资、生产、经营和生活条件,积极发展关联产业,承接和引入其向外扩散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
 
  (三)创新机制,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制造业占据了台州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是规模最大的行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创新机制,赋予制造业以全新的内容。在创新机制上,要突出“四个发展”,即“零物质发展、零度化发展、飞地化发展、总部化发展”。零物质发展就是改变现在台州制造业企业“小而全、大而全”,零物质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虚拟研发、虚拟生产、虚拟营销、虚拟运输,以及虚拟分配(指股权、期权制度)。零度化发展就是要改变现在台州制造业企业“资源少、技术弱、物流成本高”的状况。飞地化发展就是要改变现在台州制造业企业“要地没地、要电没电、要水没水”的状况。可建设零配件飞地、能源飞地、工业区飞地。总部化发展就是要改变现在台州制造业企业“大企业扩张没空间、小企业发展没后劲、中型企业都外迁”的状况。通过“四个发展”壮大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汽车及配件出口基地、缝制设备出口基地、模具产业基地,增强家电、医药化工、阀门水泵、船舶制造等产业的竞争优势。建成国家电机及机械零部件等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争创更多的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打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台州制造”。
 
  (四)突出重点,促进传统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台州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在巩固和提高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三产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房地产、旅游、文化等新兴产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突出基础投入,建设甬台温、金台铁路,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形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台州新机场,加快港口开发力度,实现“海陆空”全方位发展,改善台州市的区位条件。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发展台州旅游业,重点是要大打“神奇山海、活力台州"主题品牌,确立大台州理念,共打台州牌,并带动购物、餐饮、交通、通讯等诸多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重挖掘内涵,加强开发,搞好包装、策划、宣传,形成整体的发展优势。房地产业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根据台州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持建设的合理规模和增长速度。要加大培育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积极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向农村市场延伸,通过建立连锁店、代理制、配送制等形式,把个体和私营商贸流通企业纳入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的委托代理系统。要围绕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培育一批有较强辐射力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带县、以城促乡的市场网络。要重点发展服务业,千方百计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业体系,使之逐步成为扩大就业的渠道、促进消费的主体、经济增长的载体和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产业。建立完善包括物业管理、卫生保健、家政服务等在内的社区服务体系,引导社区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当今告别了“商品短缺”、“资本圈钱”时代,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必然依赖于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首先,要建立一套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包括人才获取、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的建立。其次,要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素质。克服少数企业决策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观念,树立发展是“硬道理”,人才是“硬家当”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后劲,自觉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合理引进、使用和培养人才。再次,要加快人才机制的创新。主要从行政和市场两个方面着手。在行政方面,要制定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加速政府部门和民间人才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部门、行业、身份等限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在市场方面,要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优势,为个体、私营、民营企业提供人才信息服务,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挥好人事代理、人事咨询功能,帮助企业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促进企业由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统计局)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