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

2011-04-14 08:19阅读:63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2010年,福建省工业积极强化生产运行调度和要素保障措施,工业生产呈现出持续、稳健发展的好态势,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同步协调,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

(一)实力显著增强,对国民经济贡献突出

2010年福建工业生产总体上延续向好、企稳的运行态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053.21亿元,增长20.5%,增幅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3%,分别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速、年均增速高41.3个和4.5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从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增加值为2952.98亿元和3100.23亿元,分别增长18.7%和22.0%,同比分别加快3.0个和11.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幅快于轻工业增幅3.3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趋于协调。

从企业类型看:2010年股份合作企业、股份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其他经济企业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12.83亿元、2553.93亿元、2886.57亿元、159.18亿元,分别增长20.1%、22.5%、19.4%和21.0%;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3.74亿元和66.95亿元,分别增长14.0%和9.9%,增幅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比较差距较大。

从行业看:全年37个工业大类行业全面增长,除烟草制品业、煤炭开采洗选业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3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等9个行业增幅超过25.0%,分别增长84.5%、35.3%、33.1%、32.6%、32.4%、28.0%、26.4%、25.9%和25.1%。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83.13亿元,增长25.9%,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86.10亿元,增长12.8%,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83.98亿元,增长25.5%,大、小型企业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幅分别高5.6个、5.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低7.5个百分点。

从设区市看:全省九个设区市均实现二位数增长,其中宁德市继续保持迅猛增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2.89亿元,增长32.5%,增幅居九个设区市之首;漳州、莆田、厦门、三明、福州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534.63亿元、417.83亿元、890.39亿元、415.61亿元、1076.33亿元,分别增长25.3%、24.6%、24.5%、22.6%、20.4%;泉州、南平、龙岩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857.99亿元、220.63亿元、430.84亿元,分别增长18.0%、18.0%和20.1%,增幅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低2.3、2.3、0.2个百分点。

从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统计的近400种主要工业产品,八成多产品有不同程度增长,74种产品增幅超过50%,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金属集装箱、服务器、聚乙烯树酯、乙烯、小轿车(1.6升<排量≤2.0升)、煤油、精制食用植物油、冷轧薄宽钢带、初级形态的塑料、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中厚宽钢带、聚丙烯树脂、集成电路、民用钢质船舶分别增长38.8倍、11.2倍、7倍、3.4倍、3.2倍、2.7倍、1.9倍、1.6倍、1.5倍、1.5倍、1.5倍、1.5倍、1.4倍、1.2倍、1.2倍。

(二)内销持续旺盛、外销继续向好

在“五大战役”投资项目以及人们对工业品消费需求大幅增加的拉动作用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内销产值16707.03亿元,增长33.9%,比规模以上销售产值增幅高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78.2%,比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2.8%,拉动规模以上销售产值增长26个百分点。

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渐回暖,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表现出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为4656.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增幅比上年提升27.3个百分点。比2008年增长18.1%,增幅分别比2006年、2007年高7.4和4.7个百分点,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总量超过福建省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其中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559.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55.0%,比上年增长27.5%,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5.1%;电子信息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422.74亿元,增长31.5%;机械装备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75.79亿元,增长22.2%;石油化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60.78亿元,增长24.1%。

(三)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社会贡献能力增强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持续攀升。自2010年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首次突破200点大关后,一直保持良好的上升态势,不断刷新历史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219.95,比上年同期提高26.30个点,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均优于上年水平,其中,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用率、产品销售率分别为14.57%、121.36%、6.21%、97.84%,同比分别提高2.46、3.52、0.97、0.5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90次,同比加快0.02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38万元/人,同比增加2.86万元/人;资产负债率为53.03%,同比减少0.42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超千亿。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增幅同比提高20.0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最快,2010年实现利润48.20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倍;总量较大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实现利润651.00亿元、45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5%和57.0%。从行业看,全省37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大类实现利润总额增幅高于上年同期。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利润总额458.32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37.8%。其中,电子信息业实现利润100.37亿元,增长70.5%;机械装备业实现利润211.87亿元,增长44.8%;石油化工业实现利润146.07亿元,增长67.9%。

纳税和提供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678.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增幅同比提高19.9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总量较大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上缴税金279.58亿元、259.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4%和21.9%。从行业看,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税金增长的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贡献率分别为29.5%、7.6%、6.6%和6.6%。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382.94万人,增长9.0%,其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00.78万人,增长12.8%,为保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斐然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08吨标准煤,分别比上年的1.15吨标准煤和2005年的1.45吨标准煤下降了6.1%和25.5%。高耗能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列入统计的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有37个比2009年下降,占63.7%,下降幅度超过10%的有:每吨锦纶用电量下降25.5%,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7.9%,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燃油下降14.3%,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下降11.6%,电炉炼钢综合电力消耗下降11.3%等。

二、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月度总量屡创新高、增速高位适度回落

2010年福建工业生产呈现总量稳步扩张、增幅呈现出先扬、适度回落的态势。从1-12月各月工业增加值总量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亿,达532.82亿,9月份创出新高,达559.13亿元,12月份突破600亿,达634.68亿。从当月增加值增幅看前5个月持续攀升,1-2月、3月、4月份分别增长23.5%、24.3%、23.1%,5月份为全年当月增幅最高点,达26.5%,6月份以后,由于上年基数逐步抬高,工业增加值呈现了高位增长,但增幅逐渐回落并趋向稳定的发展态势,6-12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18.3%、18.4%、20.6%、20.1%、19.5%、18.9%、19.1%,工业经济进入稳健发展的通道。

(二)发展方式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福建工业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发展要求下,注重从自身优势出发,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主导产业重振雄威。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04.32亿元,增长26.3%,比上年提升14.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4%,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升0.9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业和机械装备业在国际市场需求全面恢复和内需市场旺盛双重因素作用下,完成工业增加值467.44亿元和1039.70亿元,增长32.6%和26.8%,增幅分别比上年提升20.6个和19.9个百分点。石化产业在领军企业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新增产能带动下,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增加值697.17亿元,增长21.3%,增幅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10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91.97亿元,增长28.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8.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3.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从高技术企业看,重点企业持续高增长为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提供主要支撑作用,如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实现增加值69.36亿元,增长49.5%;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实现增加值41.66亿元,增长51.1%;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实现增加值28.38亿元,增长199.3%,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实现增加值11.59亿元,增长1304.2%。

重点产业取得积极成效。福建省相继制定出台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汽车、船舶、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电子信息、建材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二年以来成效明显,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涉及的工业行业完成增加值5231.32亿元,增长21.5%,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98.57亿元、467.44亿元、1507.15亿元,增长43.2%、32.6%、36.0%,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

主要耗能工业得到有效抑制。福建工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将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高耗能工业增幅明显放缓。2010年石油加工、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加工和电力生产等六大主要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为1293.14亿元,增长16.8%,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低3.5个百分点。

(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部分新增长区域快速增长

全省3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取得较好成效,辐射力、竞争力增强,带动了工业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2010年,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2723.48亿元,增长21.8%,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5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规模超50亿的产业集群有21个,泉州纺织产业集群、泉州鞋业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达405.90亿元和321.88亿元,且有相当完整的产业链;厦漳视听产品产业集群、福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等工业增加值在5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增幅均超过30%,分别增长59.8%、58.2%、38.1%、31.3%。“五大战役”中确定的十个新增长区域工业稳步推进,部份新增长区域工业发展快速,平潭综合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3%,湄洲湾(南、北岸)的泉港区、秀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9%和36.6%,分别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14个、6.7个和16.3个百分点。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