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主创新是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9-03-26 11:12阅读:75

作者 : 千讯   来源 / 江苏省统计局

字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发展转型压力加大,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支撑和不竭动力。近期,国家把自主创新列为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为江苏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江苏发展的主要战略支撑。加快江苏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下面对江苏工业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现状及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
  一、江苏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江苏良好的区位条件、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等素质较好和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条件。
 
  1、江苏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达46.5万人,总量居全国之首,其中科学家工程师29.3万人,位居全国第2位;从事RD的人员有17.2万人,比上年增长7.5%,居全国第2位;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总额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居全国第2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个百分点;每万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60人,居全国第4位。
 
  2、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布局初步形成。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合理布局是支撑江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科技基础设施包括以开展高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提供技术储备为重点的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重点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重点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到2008年底,江苏共有国家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5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级109个;国家级及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72个;国家级及省级科技孵化器147个,孵化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的发展特色:从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多元化投资转变,形成了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竞相发展的新局面。从综合性孵化器向专业性孵化器拓展,创建了高效、新型的科技服务平台。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向追求科技产业化、市场化演进,催生了一批富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从提供基本的创业指导服务向产业化、社会化服务延伸,不断提升和完善科技创业的软硬环境。从吸引集聚海内外科技人才向培育高素质科技企业家转型,构筑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3、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势日益显现。2008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8%;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7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1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为69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4、自主创新的环境逐步形成。近年来,随着创新需求的不断加大,创新氛围和意识日益增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不断优化创新环境。这主要表现为:大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不断增加科技经费投入;注重培养和吸收创新创业人才;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和教育;促进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不断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政策法规等。这些都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5、产学研联合不断加强。一是产学研联合方式不断创新。全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联合体。鼓励和推进高等学校、研究院所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全省经国家和省认定的技术中心基本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共建的研究开发机构。大力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行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产学研联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力量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三位一体的新型产学研联合模式。二是产学研对接活动丰富多彩。三是产学研联合共建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同时结合江苏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围绕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船舶、纺织等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建立了纳米材料与器件、嵌入式软件、中药现代化、中枢神经药物制剂、光电子技术、毛纺织技术、基因药物、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等行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
 
  二、江苏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和主要特点
 
  (一)自主创新现状
 
  近年来,江苏在制定创新政策、营造创新环境、改善政府职能、搭建服务平台、突破资金瓶颈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工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实施意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省政府还设立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为江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据调查,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占1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比重为50%。在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中,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占63.2%25.0%11.8%,企业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近几年,江苏工业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活动得到有效突破:
 
  1、企业技术创新成绩取得明显提高。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及水平的重要标志。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49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助推器。
 
  2、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和专利数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前景。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更加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江苏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2008年,江苏专利申请量为128002件,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占4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2601件,增长36.3%。江苏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为44595件,比上年增加128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3508件,增长58.0%
 
  3、企业加强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人才水平的高低往往左右着技术创新的成败。近几年,江苏企业加大投入,采用与高校合作办学、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高校深造以及鼓励技术人员自学等手段,使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稳步提高,技术人员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江苏从事技术开发活动人员达到46.5万人。新世纪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江苏企业技术人才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充电”蔚然成风,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储备打下良好的基础。2006年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江苏科技论文10365篇,在全国排第三位。其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4459篇,《Engineering Index》收录3600篇,《Index to Science and Technical Proceeding》收录2306篇。
 
  4、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有效突破。近几年,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有效突破。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VD+DVB-T机顶盒接受机、协和机电无锡有限公司的智能导航模拟负载试验机、中科纳米涂料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的纳米内外墙涂料、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CAP-4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江苏省大江通信有限公司的无线高速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等等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二)自主创新的主要特点
 
  1、产品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和最终目的。不断推出新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保证企业市场营销的有力武器。在技术创新的表现形式上,江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是新产品开发。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创新的企业约占57%
 
  2、谋求市场和持续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竭动力。加入WTO后,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企业发展面临更为激烈的全球性市场竞争。据调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首先来自外部的市场需求;其次是企业的自身持续发展需要;第三是来自同行业的竞争;第四是靠政策激励。这表明,目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
 
  3、自主开发和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随着企业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结构日趋合理,江苏企业技术创新以内部研究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一些大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搭建产学研研发合作平台。江苏有产品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中,由本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占69.3%;由本企业集团研发的企业8.6%;由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研发的为占5.6%;由本企业与其他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占5.9%;由本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占4.8%;由国外有关机构研发的占1.8%
 
  4、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对创新成功最有影响。创新,有成功,也有失败,影响创新成功的因素比较复杂。江苏的工业企业法人代表认为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有:(1)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对创新成功最有影响。(2)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列其次。(3)充足的经费支持列第三。(4)创新成功的第四个主要因素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措施。(5)第五个因素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6)有效的技术战略或计划是创新成功的第六个因素。(7)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创新成功的第七个因素。(8)可靠的创新合作伙伴是第八个因素。(9)优惠政策扶持是第九个因素。
 
  5、明确创新战略,突破核心技术。江苏一些企业在研发攻关中立足长远,锲而不舍地进行基础应用研究和创新,着力培育具有“原创”的企业自主核心技术,力争在某些重大核心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在自主创新战略上,从“引进消化型”逐步过渡到“消化创新型”和“自主创新型”。
 
  6、募集创新资金,形成多元投入。江苏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构建自主创新资金的“供应链”,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资金多元投入局面。有的在企业内部发行“股票”,向职工和社会募集资金,增加融资渠道;有的以员工入股形式吸收技术创新资金,按项目进行股份制改制,全体员工与项目紧密联接为利益共同体,解决了企业创新资金筹集问题,也增强了广大职工在创新工作中的责任感。
 
  三、江苏科技创新发展进程的基本判断
 
  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区域技术创新发展阶段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如下所示:
 

 
产业结构
地区生产总值
经济标志
技术标志2
技术创新阶段
工业化前阶段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欠发达,现代工业尚处于萌芽阶段。第三产业基本上是消费性的。
一般增长速度
300美元
1%
适用技术为主
工业化第一阶段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三产业开始加速,但仍具有很大的消费性。
有较高增长速度
300―2000美元
1%--2%
改进技术为主
工业化第二阶段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比重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但质量尚未达到成熟程度。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但仍低于第二产业比重。高技术产业崛起。
稳定增长速度
2000―4750美元
2%
创造技术为主
工业化后阶段
第一产业已显微弱。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且超过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稳定增长
4750美元
2%
创造技术为主 1

 
  注:区域技术创新发展阶段的划分,《中日企业比较研究》,远德玉等著,东北大学出版社。
 
  对照上述划分方法,江苏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目前的有关指标的发展水平为:1978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7.652.619.8,到2008年底演变为6.955.038.1,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比重大大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但仍低于第二产业比重。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有较高且稳定的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近4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5700美元。综合分析表明,2008年江苏只有技术标志(RD/GDP)没有达到2%以外(1.8%),其他方面均符合工业化第二阶段的特征。由此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江苏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第二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在工业化第二阶段的科技创新,是以实现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四、江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江苏企业技术创新还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走科技发展之路。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江苏发展了一批新型产业,但工业总体上还是延续着以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简单加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观念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全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总体上还不够活跃。
 
  2、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还不强。江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科研院校的研究开发立项和研发过程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科研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企业与技术创新脱节。江苏许多企业宁愿花钱引进国内外技术和设备,而不愿投资创建自己的研究机构,其次,社会中介服务数量偏少,作用较弱,致使企业与科研院校双方处于隔绝状态,各自闭门造车,很难及时互通信息。
 
  3、经费紧缺,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R&D经费支出占销售额是衡量企业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国际通行标准认为,技术开发资金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可以维持,占5%的才有竞争力。按此标准,江苏企业差距甚远。由于投入不足,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技术人员培训和购买科研设备,用于购买技术、专利和激励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
 
  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往往是多因素触动、多方参与,资源、能力、知识等互补,多要素组合,优势集成,协同创新才能取得成功。江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机制在相当部分企业中尚未形成,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突出表现在技术改造项目缺乏有效的技术源、项目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不高、战略性的大项目储备较少、企业拳头新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低。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成本偏高,使企业开发新产品困难重重。
 
  五、促进江苏科技创新几点对策与思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008年,在各级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下,江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全省企业技术创新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与其在经济发展中应起的作用还不相称。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的根本出路和当务之急。现对促进江苏科技自主创新提出以下对策与思路:
 
  1、与时俱进,按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为了加快江苏新型工业化进程,一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借助强大的"外力",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有江苏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格局; 二要借助新型工业化的东风,在技术创新时注重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全省各地深入开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作,以纺织、机械、化工、医药等行业信息化为重点,开展行业信息化示范工作,依靠技术创新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优化一批传统产业;三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四要实施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的战略创新。既要培养大量优秀的科技人员,又要培养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还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使人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实现技术创新战略与劳动力充分利用战略的良性互动。
 
  2、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一要鼓励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不同规模与特点,建立健全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二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加强为企业服务的社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服务平台为企业营造覆盖全社会、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网络。三要形成高效规范的政府技术创新管理新机制,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办法,要从过去传统的计划管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突出技术运行机制从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为主向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转变,技术创新管理从常规管理向符合国际惯例转变,技术创新方式从抓项目为主向抓项目和创新体系建设并举转变,建立以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方式的政府技术创新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此外,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定期发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自主创新。
 
  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再上新水平。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大、投入高、见效相对较慢但能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的项目。为使江苏企业技术创新能上一个新台阶,企业和政府都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量。首先,推动企业投入。企业为逐利而创新、而投入,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理应是投入的主体。要增强企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经费,对技术开发经费达到一定数额或R&D费用占销售额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政府给予其优惠政策。其次,增加政府投入。政府直接拨付的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重点增加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环节的资金投入。政府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前期研究与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和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在政策和生产要素上给予重点扶持。第三要鼓励社会投入。科技创新离不开风险投资,政府可成立科技风险补偿基金,国有资产公司也可牵头成立融资担保基金、创新基金管理公司等,使之成为促进科技创新的"润滑油"
 
  4、加强政策引导,继续营造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对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营造鼓励从事创新和投资于创新的环境,首先要对有关现行政策和规章进行整理,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地方政策法规,特别是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工作规范;其次,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再者,要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和社会投资方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5、加大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动力主要在于大企业,只有大企业,或者说是达到了竞争性市场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企业,才能够具有较有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大企业才具有技术创新所要求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不仅承担高风险的技术创新项目融资困难,而且维持一般的再生产所需要的融资也相对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发生在我国现阶段,而且是世界普遍性的问题,而持久的技术创新必须有强有力的融资能力。只有大企业,才可能把高风险的技术创新的成本分散化,即在单位产品销售中分摊很少份额的研发费用比例,现在世界上20个创新型国家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平均在2%以上,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比例,重要的微观上的原因是体制性地分散了风险,特别是大企业的研发费用虽然绝对规模大,但同时均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比例低,大企业的规模分摊分散了全社会研发的风险。只有在大企业,才可能使技术创新摆脱产品生命周期的限制,大企业才可能具有较强的反产品生命周期的能力。一般的中小企业之所以缺乏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往往与某产品的生命周期高度重合,甚至可以反过来,之所以有这类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创办人有了这一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投产,企业的生命周期则是伴随着产品的研发、投产和退出的生命周期运动而运动,中小企业本身很难打破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的约束。大企业则可以凭借融资能力和分散研发风险的优势,使创新突破产品生命周期的局限,以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6、建立活跃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产学研不能很好地结合,科技成果不能及时地转化,直接阻碍了江苏科教优势向竞争力优势的转化。解决这个问题,核心是推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结合。建议:从市场和服务两个方面推动成果转化。一是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步伐。所有省内科技成果,在正常评审验收的基础上,鼓励进入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同时欢迎省外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二是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科技成果交易,离不开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
 
  7、推进多层次人才强省工程。一是引进领军型人才。这类人才关键靠引进,要舍得大投入,特别要注重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和环境。二是建设“工程师大省”。江苏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有一支强大的产业技术人员队伍。要把培养产业工程师作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三是培养好管理型人才。
 
  注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R&D/GDP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