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变化分析

2009-02-27 04:39阅读:215

作者 : 千讯   来源 / 江苏省统计局

字号
 人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承担者和一切社会生活的出发点。家庭则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改革开放30年来,南京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人口家庭结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人口的发展状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把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1980年,南京市明确规定生育政策为:晚、少、优,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79年至1981年,在全市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配备计划生育专职或兼职干部,同时将计划生育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1982年国家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写入了《宪法》,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同年,南京市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1983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南京市计划生育试行细则》,对严格控制生育第二胎、杜绝多胎作具体规定,人口出生率在前期一路回落,从1980年的13.91‰降至1985年的10.16‰。但由于受60年代自然灾害后期至70年代前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期从1949年底到1958年末,这期间全市人口由256.7万人增加到311.93万人)出生人口已进入婚育期的影响、加上改革开放之初市区外来人口流入量增加,计划外生育现象较多。农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也有所抬头,致使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从1986年开始,低生育水平出现较大反弹,1986年、1987年、1988年出生率分别为12.6‰、14.7‰、14.94‰,1989年甚至达到16.54‰,出现了南京市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
 
  进入90年代,全市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现行的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同年,南京市在农村开展“抓后进、促转化”工作,确定47个乡镇为计划生育重点管理乡镇,实施目标管理。19901999年,全市平均人口出生率为9.51‰,死亡率5.86‰,自然增长率3.65‰,第一次实现人口平均出生率低于10‰。特别是199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降为7.12‰,自然增长率为1‰,为20世纪有记录以来全市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的最低水平。199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37.44万人,比1990年增加35.62万人,年均增加3.96万人。
 
  21世纪以来,南京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目标,在人口管理上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实施一系列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性化管理方式:经过户籍改革取消了农业、非农业人口的划分,降低了户籍准入的门槛,加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速度,同时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计划生育政策在“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基础上,按照国家计生委等三部门《关于加快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新的管理模式,稳定了南京市的低生育水平,保证了人口的适度增长。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617.17万人,人口出生率8.4‰,死亡率5.56‰,人口自然增长率2.84‰,计划生育率达到99.63%。
 
  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人口的结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南京市人口结构的诸多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并呈现以下特点:
 
  1、少年儿童比重逐步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
 
  全市妇女初婚生育年龄提高、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减少,总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规模扩大。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南京市当年689.8万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数为81.44万人,15-59岁人口数达到518.10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90.26万人。历年的人口调查年龄构成数据也显示:全市0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为25.83%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分别降至20.77%15.43%,至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时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1.81%23年下降了14.02个百分点。而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82年改革开放之初的66.06%、上升到1990年的69.19%,继而达到2000年的72.38%和2005年的75.11%
 
  在全市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死亡率不断降低。全市60岁及以上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南京60岁及以上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达到10.04%和6.3%; 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又上升到12.19%8.49%(按国际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已步入老年社会);2005年,全市60岁及以上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到13.08%10.19%,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高,老年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伴随着这种变化,老年人口内部高龄人群也不断加大。1964年,全市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仅为0.34万人,1982年上升到1.16万人,比1964年仅增加0.82万人,18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7.1%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时,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增加到2.70万人,比1982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6.7%,年均增速超过同期老年人口增幅4.6个百分点。到2005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达到10.9万,10年增加了3倍多,年均增长14.98%。目前,这种多年形成的“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年龄结构将会给南京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劳动力供给比较丰富的“人口红利”时期,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对经济增长方式、消费需求结构以及对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带来影响和挑战。因此,从全市实际出发,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老年社会服务事业,全面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长时期的共同的责任。
 
  改革开放30年来,南京市总抚养比(抚养比是指非劳动适龄人口数与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和少儿抚养比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但老年抚养比逐年增长。2007年南京市总抚养比为35.06%,少儿抚养比为15.63%,老年抚养比为19.43%,这表明南京市每100名劳动适龄人口需要负担被抚养人口35名,其中,负担少儿人口16名,负担老年人口19名,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年相比,每100名劳动适龄人口所负担的被抚养人口减少16名,其中负担少儿减少23名,负担老年人数增加7人。从长远看,无论是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还是总抚养比,南京市目前都处在历史相对较低水平。
 
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年份
常住口数
各年龄组人口比例(%
总扶养比(%
(万人)
0-14
15-59
60+
合计
0-14
60+
1982
449.11
25.83
66.06
8.11
51.36
39.09
12.27
1990
516.81
20.77
69.19
10.04
44.53
30.02
14.51
1995
564.29
19.08
68.89
12.03
45.16
27.7
17.46
2000
612.62
15.43
72.38
12.19
38.16
21.32
16.84
2005
689.8
11.81
75.11
13.08
33.14
15.72
17.42
2006
719.06
12.69
72.39
14.92
38.15
17.53
20.62
2007
741.3
11.58
74.04
14.38
35.06
15.63
19.43
 
  资料来源:1982年、19902000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 1995年、20052006年、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直接地反映出人的身体素质。新中国成立之初,南京市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56.23岁,女性为56.92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进步,全市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南京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48岁,其中男性70.53岁、女性74.57岁,分别比解放初提高14.3岁和17.65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又有所延长,已达到75.22岁,其中男性73.22岁,女性77.4岁,分别比1990年提高2.69岁和2.83岁。2005年南京市1%人口抽样结果显示,身体健康人数占被调查总人口比例为91.5%、基本能保证正常的工作生活的占5.62%、身体非常不健康的人口仅占2.73%
 
  (2)人口文化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文化素质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进步潜力。全市在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数量的同时,加强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建设人材。全市接受高中以上教育人数不断增加,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82年全市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六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仅为3.3%,1990年提高到6.55%,2000年上升为12.93%,至2005年已经达到18.9%,比82年上升15.6个百分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也由1982年的13.83%增加到2005年的22.93%,上升9.1个百分点。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则由1982年的30.81%降低到2005年的3.97%。在文盲率降低的同时,性别差距也在缩小,由1982年男女之间相差25.5个百分点降至2005年仅相差4.91个百分点。多年来南京市在提高妇女识字率方面卓有成效,同时也应该看到女性在受教育机会上相对于男性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3、人口向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加快
 
  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口的城镇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南京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74%,至1960年上升到49.45%,1961年~1962年自然灾害时期压缩城市人口,尤其是19681970年,大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职工下放等原因,至使非农人口比重下降到36.7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恢复大专院校招生、落实知青、职工回城政策,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增加了城市人口的数量。1982年全市非农人口比重回升到42.9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比重逐年提高,1996年非农业户籍人口比重首次突破50%。进入新世纪以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为充分发挥城乡规模经济整体效应,全市行政区划进行适时的合并、调整,于2000年完成撤乡并镇工作。随着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为准确地反映现阶段城乡人口的规模和变动情况,科学地评价城镇化水平,200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城乡划分标准。从2006年起,按照国家新标准进行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测算,当年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76.4%2007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又上升0.42个百分点。
 
  三、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家庭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已成为南京城乡家庭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这种变化还呈现出以核心化家庭为主,小家庭式样愈益多样化的趋势。
 
  1、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1979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城市中涌现出一大批父母与孩子组成的两代人家庭,并且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每户的平均规模明显缩小。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总人口449.11万人,总户数114.82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数为3.74人。1990年,全市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44人,比82年减少0.3人。2000-2005年间,家庭户数的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家庭人口数的增长速度,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家庭户户均人数由2000年的2.92人下降到2005年的2.74人,平均每户减少0.18人。由于城市妇女生育率明显低于乡村妇女生育率,因此,家庭规模在城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005年市、镇、乡村家庭户均规模分别为2.68人、2.86人和2.92人,镇与乡村家庭户均规模分别比城市家庭户均规模大6.72%8.96%
 
  从家庭人口数的变化和分布看:1982年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前三位的依次为5人及5人以上户、4人户、3人户。从1990年开始,3人户的家庭数量一直位居家庭户的第一位。至2005年,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居前三位的已演变成3人户、2人户和1人户。与此同时,4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其中尤以5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最大,已由1982年家庭规模构成中第一位降为第五位。1人户、2人户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南京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1982
1990
2000
2005
 
100
100
100
100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资料来源: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2、家庭结构类型日趋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住房问题,使几十年沉淀下来的住房难矛盾开始缓解。特别是90年代后,房地产业迅速崛起,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市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父母、子女分户单独居住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结构(指组成家庭的各成员间稳定的相互关系)也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代际关系少、结构简单的家庭结构格局。200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南京市家庭户以二代户为主,占48.35%;其次是一代户,占36.91%;第三为三代户,占14.31%;四代户及以上户所占比例很小,仅为0.44%。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一代户比重大幅度提高,比1990年上升了20.72个百分点;二代户比重则比1990年下降17.56个百分点;而三代户下降3.1个百分点、四代户及以上户比例与1990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从地区构成看,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以及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影响着城乡代际关系的分布。2005年,市区的一代户比例(38.18%)高于镇(32.73%)和乡村(34.02%);二代户比例市区、镇、乡村均超过40%;在农村,多数老年人仍选择与子女共同生活,由子女承担赡养责任,因此,乡村三代户比例(22.58%)明显高于城区(11.99%)、镇(16.94%);四代户及四代以上户比例也以市区为最低、镇次之、乡村最高。
 
  四、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家庭的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通过人口规模的调控以及相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创造了较为良好的人口环境,保证了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1、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统计记载的1953年)至1978年,全市户籍人口年平均增长1.85%,在此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4%,人口增长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比率为14.5,地区生产总值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消耗。改革开放给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的人口再生产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又为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1979年至2007年,全市户籍人口年平均递增1.40%,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2.2%,两者比率为1:8.7,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不断得到了优化。
 
  伴随着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全市经济的整体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趋头不断加快。1953年至197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6.5%,1979年至20世纪末,年递增率达到9.9%,上升3.4个百分点。20002007年,户籍总人口由544.89万人增加到617.17万人,增长13.27%,但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幅度,同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838元增加到53496元,增长了1.7倍。年平均增幅为12.6%,比上世纪末又上升了2.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达到44852元。
 
  改革开放使南京由一个相对封闭的城市逐步发展为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跨入21世纪,每年净流入南京的人口规模基本上超过10万人。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的增速,2006年、2007年两年外来人口年均增加15.67万人,年均增长13.1%2007年末,全市外来人口已达到143.55万人,持续、较大规模的外来人口为南京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南京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全市居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生活质量逐年提高,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0.6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380.46亿元。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278.44元,比有统计记载的1980年增加了29.37倍,平均每年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80元,比1984年(农村住户调查从1984年开始)增加了16.7倍,平均每年增长13.3%。人们用于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比重日渐加大,全市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已达到18.7%。与此同时,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其中,城市由198056.5%下降到2007年的35.27%;农村由1984年的59.3%下降到37.4%,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2003年公布的恩格尔系数30%40%富裕状态的标准。适度人口的消费,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增长。
 
  2、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大大改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条件。城市经济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及一系列促进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完善了劳动力就业机制,吸纳了大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南京市迁入人口的一半(50.68%)是年龄在20-39岁之间的男性青壮年,务工经商占全部迁入人口的37.8%21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推进城市化作为南京“十一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实现“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近年来,南京市充分发挥江港优势,调整了传统制造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石化、电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12.567.520调整为2007年的2.64948.4。随着城乡人口迁移流动而发生的人口经济活动的转变,三次产业人员结构也得到改善,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不断缩减,产业结构重心调整到第二、三产业,大量流动人口充实到第三产业中。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6年,第一产业人口比重由42.5%下降到12.32%,第二产业人口比重由37.85上升到41.65%,第三产业人口比重由19.75上升到46.0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市通过加强交通网络建设,保证“1小时都市圈”的畅通,为产业集聚和发展提供便为捷的交通条件,促进生产要素、人口、企业向城镇集聚,更增强了南京在区域经济中的凝聚力和承载力。
 
  3、人口素质的提高,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人口素质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进步潜力。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逐年提升。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培养出大批适应经济建设的各类人才。至2007年末,南京市拥有普通高校(不含部队院校)41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67.79万,其中研究生6.78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7.40万。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达20.62%。高素质人才的集中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相结合,对南京市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实现“科技兴市”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保证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使南京市的人口工作由政策引导的强制性节育向由观念变化而进行的自愿计划生育的转变,实现优生优育,保持了人口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人口资源。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